2015.09.22
轉眼間,小人兒已經三歲半了,一年的幼兒園生活,從小托班升上了小班。
這一年里,她從一個完全不能自理的小嬰兒,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班小同學了。“我升班啦,小一班啦”成了她驕傲的口頭語。
回顧這一年幼兒園托班的經歷,真是一部全方位的成長史。
能夠自己吃飯了。從以前要喂,到現在自己拿勺子、拿筷子吃飯、夾菜。尤其是喜歡面條、包子。
能夠自己穿衣服了。穿套頭的背心、穿外套拉拉鎖、穿襪子、穿鞋。晚上上床,自己脫衣服,鋪被子。
能夠自己洗手了。回到家自己換衣服、換拖鞋、洗手。
能夠自己尿尿、大便了。便后自己擦屁股,自己倒。
能夠配合洗澡了。之前洗澡稍微眼睛碰點水就鬧,現在跟媽媽學會了仰著頭沖頭發,每次還會戲謔自己:“我小的時候,一沾水還哭”。
能夠自己刷牙了。牙刷沾上牙膏,自己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刷一遍,然后媽媽再給補一遍。
能夠自己收拾玩具了。在提醒下,會吧玩兒完攤了一地的玩具收起來了。
最后,最重要的是能夠講道理了。從以前完全不講道理、哭鬧,變成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互相妥協了。
見到鄰居打招呼,然后說:“我有禮貌嗎?可以獎勵好吃的嗎?”
自己懶得刷牙的時候,會說:“爸爸給我刷,我喜歡爸爸刷得不好。”
自己懶得洗澡的時候,會說:“爸爸給我洗,媽媽洗得慢。”
每次自己刷牙前,會談個條件:“先給我講本書,我再刷,好嗎?”
看電視會給自己上個鬧鐘,到時間會主動要求關電視。
鬧脾氣的時候越來越少了,越來越會和人商量了,學會讓步了。
這一年,為了能堅持好習慣,沒少和她斗爭,同時也對很多方面放松了,讓她能夠自己管理自己。
以前總覺得好多事是長大了,自然就會了,現在看來除了自然的心智成長,底線原則斗爭也是必不可少,倘若是一哭就心軟放縱,恐怕只能成長為小霸王了。
“長大”這2個字,說出來簡單,可背后要經歷了多少痛苦斗爭。
金庸老爺子的《俠客行》里這段描寫得恰到好處。
我二人(龍木二島主)便各取一個蒲團坐了,堵住了少林寺的大門,直坐了七日七夜,不令寺中僧人出入。>知客僧無奈,才將那信遞了進去。
群雄均想:他說得輕措淡寫,但要將少林寺大門堵住七日七夜,當真談何容易?其間不知經過了多少場龍爭>虎斗。少林群僧定是無法將他二人逐走,這才被迫傳信。
個人微信公眾號,長按二維碼加關注,或搜索:摹喵居士
喜歡作者寫寫哪些話題,可以公眾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