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坐上了開往上海的高鐵!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剛走到小區門口突然發現忘帶了一件重要東西,連忙折回去拿
上樓,開門,取物,一下都不帶停的迅速搞定。關門,下樓,走到車站。
等了好久不見一輛公交車。按經驗坐公交不堵的情況下,時間綽綽有余。
約滴滴打車無信號,搜的士無有。時間越來越緊迫,好不容易一輛的士出現在視線里,就趕緊攔下。
剛坐定,司機嗖的上了高架。大事不好,我這才發現高架堵了,等車的焦慮讓我不能提前顧及走哪條路。司機是不知道堵在入口處意味著什么--要-堵-好-久。
果然,坐在車里默數著時間一分一秒劃過。心里開始有些煩躁,感覺到沒有開動的車身里悶熱,請司機開空調。
我正在經歷自己的煩躁,車是半天動一下。也許是焦慮的原因,車走得很慢,時間過得很快。不免對司機的錯誤選擇心生抱怨。
突然意識到環境已經改變不了,我得自己做功。當下我能做的就是祈禱、除障,不再執著于結果,這讓我多少感到輕松。萬一趕不上就選下一車次,每個當下我選擇平安。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不再焦慮,車開始動起來,一點點挨到去火車站的叉口,后面路段非常暢通,biU的一下快到火車站了。
又到叉路口司機又決定走常規路,明顯那條路車多路遠,我果斷讓他進小路側門,果然車少路近。司機問要去正門嗎?我以為直接穿過去,原來還要繞道,自己走時間可控且只有幾十米,選擇自己走。
第二次走這條路,離上次經過已經好長時間了,不知道改道沒有。一邊搜索過去的記憶,一邊找入口。這時有一絲面對未知的茫然,隨著記憶和人流及指示牌到進站通道。
找取票口,看到一堆人在那里。心想這么多人得等多久,不免又心生不安。另一邊人少,一問才看清人多的是購票口,人少是網購取票口。
取票之后過安檢,借著“我忙我有事”插隊,幸好他們都不忙(竊笑,為自己這個借口)。
對候車廳的設置一點也不熟悉,什么都不知道,這就是我現在的態度。問工作人員去上海在哪里等車,一邊遞過車票,儼然如鄉下進城的大媽。“那邊那邊,趕緊的已經在檢票了。”
檢票口只有幾個人了,搶過去檢票上車。離開車時間還有十二分鐘。
一路上收到朋友的微信,表達她對我們正在進行的事務關于她自己的恐懼和擔憂,以及對自己的評判。她以為我跟她有什么不同,無非是先后的問題。
她走的路我都走過,我理解她面臨的一切。從她身上我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恐懼、困惑、迷茫、自卑。如果在她看來我有一分淡定和堅定的話,那是置死地而后生的淬練的結果--向著恐懼前進并看清它。
對每個未知和沒有把握我同樣有她所有的情緒和想法。
離開舒適區有多么惶恐和不舍,多么容易瞻前顧后,但是我們還是可以與恐懼同行。
在路上就是要面對許多不在掌控之內的情境,每件事盡力而為,接受每一個選擇的必然結果。
選擇出發就是義無反顧的堅定、堅持,它是一種經歷,不好也不壞。人生也是這樣一個旅程。
車廂里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在過道表演奧特曼,肢體動作配合嘴里發出的嗤嗤聲,他心中英雄的威力無比活靈活現的呈現在我眼前,孩子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