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幾天天氣驟冷,我也開始穿起了冬衣。可是我的大衣多是寬松拉風范,而媽媽和我相反,她喜歡比較傳統的修身或系帶款。的確,我發現這一兩年,我的穿衣風格不知怎么回事,都偏寬松休閑風,而以前的淑女修身的風格不知怎么的離自己漸行漸遠。
也許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己對于時尚的元素不參合,還覺得自己的簡約風很好,就是要簡單,素簡,不要有什么花色,這樣才能符合自己,自己想像中的自己應該是那種拉風、隨意、不拘小節的范。近幾年微博里的時尚博主們的穿搭自己也有關注,但是那種模仿,我覺得不一定適合自己。博主她們拍照講究角度和視角,拍出來的效果很美。我想就是一塊布披在她們身上,也會很美,這是一個藝術的角度。
上次通過穿搭的學習,我的內心深處渴求找到自己的本真。個子不算太高的身材標準的女子,把自己的腰身展示出來,遠遠望去,身材的比例就很好。真有些想不明白,以前的自己為什么習慣把窈窕的身姿掩藏在那些袍子中。
偏中性風偏率性是我的風格,這漸漸已成為我的著裝特色。其實,沒有哪個女人不想柔美,不想給人一種女人味感覺。這時候的我想到了平衡的理論。拿我們常吃的水果荔枝舉例,荔枝是熱帶水果,白色的肉汁多味美,讓人不知不覺就吃多了。但它的殼卻是清火的。吃荔枝肉上火時,可以拿荔枝殼煮水,喝水就能清荔枝肉的火。
混搭風,中性與柔美,帥氣和知性。當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時,不會突兀,只會和諧。搭配和服裝的美沒有一成不變的風格,只是我覺得自己離那些自己曾經喜歡的袍子要遠些了,將自己內心的渴求用袍子掩藏起來,忽視自己內心的欲望,也缺少了展示自己美的一種動力。
印象很深刻的是母親四十多歲的一張照片。她盤著頭,一件草綠色開衫,帶著春的新綠,黑色絲質感的魚尾裙讓她看上去端莊而知性,沒有過多點綴,卻剛剛好,天然去雕飾,襯托出無比的知性優雅。
一個女人要穿她這個年齡相稱的衣服和搭配。這樣才不會給人突兀感。不論是到哪一個年齡,女人都不要忽視自己。當下的美麗,精致自己,不過湊合的人生,解讀衣服的語言,解讀自己的個性、氣質和身形、優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顏色和搭配。
有時候并不需要太多搭配和點綴,把自己拾清爽了,整潔干凈就好,重要的是皮膚、面容和身形,心態上的淡然,有些時候要學會放下,有時候也需要全然接納自己,有時候也需要面對自己的脆弱和無奈,重拾自己的堅強。
這幾天媽媽失眠,針灸推拿但沒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要她拍打后背膀胱經,拍打腳底板,泄掉心火,身心保持平衡了,才能緩解失眠問題。人多得的是心病。工作的,生活的,身體的,在煩惱面前不能放棄,只能選擇面對,從能夠改變自己的小地方和小窗口開始清掃,清掃自己內心的塵埃,才能逐一突破。
天冷好好照顧自己。十點鐘了,感恩生活,給了我一個好的睡眠,好的生活,休息了,好好善待自己,善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