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一直追《人民的名義》,寫的很真實,直白的揭露黨內(nèi)問題,百姓看后大快人心,官者,昨天看完大結局。最后又一段育良書記的前妻吳老師和祁同偉的妻子,在雙方丈夫都被抓后,促膝長談中的一段對話,吳老師將最終的這般結局給了一句總結,人生中,只有結果,沒有如果。一來是否定了導致今日后果是沒有回旋余地可言,對今日之結局只能是欣然接受,無需后悔假設。
人生只有結果,沒有如果。
其實這句話真的是很有道理。
曾經(jīng)在老婆生孩子的時候,有幾次,半夜聊天中,提起,如果自己生,那么生不出來怎么辦?然后再去剖腹產(chǎn)嗎?那不是要再挨上一刀嗎?結果,自然分娩一天一夜,無果,仍舊推上手術臺,豎切一刀,剖宮產(chǎn)。生了一個娃,付了雙倍的醫(yī)藥費。那么多如果,最后得出了一個最壞的結果,最后一切還是比較順利的。
在拆遷之前,想了很多的因為搬遷安置的問題,在租房過渡時期,會遇上各種問題。比如遇上一個不是那么大度的房東。房東因個人原因,不能答應在三年過渡期,一直出租。等等。今天在租下房子,這些如果都遇到了。但是當時真的是有過可以先買房,后期既可以免去搬家麻煩,還可以隨房價的上漲,小賺一把。結果,當時的那么多如果,得出了一個最壞的結果。
選擇今日之工作。當時畢業(yè)時,有很多的選擇,如果考研會怎樣,如果出國會怎樣,如果不選擇今天這份職業(yè)會怎樣。但結果,今天厭煩了這份工作,路遠錢少活多心累。
今天我長大了。很多的家庭,事業(yè),個人的發(fā)展及規(guī)劃,結局的好壞,都成其實已經(jīng)落到了肩膀上。
那么多的結果,那么多的如果,讓親人之間,愛人之間,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矛盾、責怪。消極、悲觀的氛圍充實著生活,讓人提不起勁,晦暗陰沉。
怎么破
今日之結局,必應了當時一種如果,但此種如果的結果沒有成為想象中的最佳結果。但其實一旦做下決定,沒有如果只有結果。能夠控制的其實是當下再選一種最佳的如果,為將來的結果埋下最優(yōu)的種子,讓結果甜到心里。
不滿足當下,才能奮勇直追。那么就在當下的結果之下,再做打算,成就明日更輝煌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