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堅持對我來說,就是以柔克剛。。。。。。”大學青蔥歲月里,聽得讓耳朵“懷孕”的就是五月天。
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狂熱的追星嗜好,放在青春年華了這仿佛有點格格不入,土得掉渣。但是我喜歡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并熱衷于藝術作品中所傳達出的正能量和精氣神,比如五月天的歌曲。
聽著《倔強》,一路狂奔,倔強著自己的倔強,且歌且行。
最近讀《每天學點經(jīng)濟學》,里面講到一個寓言小故事,讓自己眼前一亮,然后豁然開朗。這個故事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對巴菲特堅持己見、特立獨行風格的啟蒙。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有一位石油勘探者在升上天堂時候,上帝告訴他一個壞消息---天堂石油勘探者已經(jīng)客滿,無法再多安插進人去。石油勘探者聽后并沒有放棄進入天堂的信念,他請求上帝允許他對天堂的人說一句話。上帝答應了他的請求。于是,石油勘探者對著天堂大喊:“地獄里發(fā)現(xiàn)石油了”。話音剛落,一大群人蜂擁而出,近似瘋狂奔向地獄尋找石油,以求發(fā)財。上帝見天堂空空如也,就請石油勘探者進入天堂,但是石油勘探者猶豫了。因為他聽見一大群人都在喊:“地獄發(fā)現(xiàn)石油了”。結果呢?
結果,他拒絕了上帝的邀請,對上帝說:“我還是去地獄吧?!?/p>
故事滑稽可笑卻令人深思。是石油勘探者忘記這是自己編造的謊言了嗎?未必。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眾人的言行力量太強大了,讓我們不由自主的去從眾,哪怕那是一句一擊即破的謊言,哪怕那是一個舉手投足的假動作。
人都是環(huán)境下的產(chǎn)物,因而太容易受到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F(xiàn)在都知道明清的女性裹腳并不利于女性身心健康發(fā)展,但在當時盛極一時,哪個女性不裹腳就是另類。試想,如今的女性穿高跟鞋除了時尚之外,站在健康角度,與明清的裹腳有更大的區(qū)別嗎?(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的從眾未必是“盲目從眾”,反而更多的是自認為理智而從眾。大學里都在考證,我不考是不是就OUT了?所以,在進入社會之前還是未雨綢繆吧,于是加入了考證的大軍;進入社會,酒桌上人人都在說臟話,說大話,醉后說胡話,個個“吞云吐霧”,推杯換盞。如果我仍然保持書生氣,那是不是不利于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畢竟要“入鄉(xiāng)隨俗”嘛。于是,很多人變成了自己曾經(jīng)討厭的自己。
“你周圍的人沒有多少參考價值”,軟實力總裁劉興奇在《大學生的“墳”》中如是說。
股票市場,從眾者,必亡;球場上的貝克漢姆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球技,還有他特立獨行的發(fā)型,為此都形成了“眼球經(jīng)濟”;如今的新媒體創(chuàng)新,成功者都是開疆拓土,另辟蹊徑者;就連現(xiàn)在最火的公眾號,注冊約有20000000個體,想脫穎而出,還敢從眾嗎?
世界上有一種老鼠叫旅鼠,但是每隔三四年就會有一次大規(guī)模的集體遷徙并跳海自殺行動。這種遷徙行動是有一只旅鼠帶頭,其他的旅鼠以為災難來臨,便跟著逃跑。于是旅鼠們越聚越多,一路驚慌失措,爭先恐后,最后它們集體逃向大海,死于非命。
可見,保持特立獨行的作風和處變不驚的心態(tài)是何其重要。
你想成為“望風而逃”的旅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