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女兒們的男朋友》綜藝節目里面,有一個片段引起了我對原生家庭的思考。
王子文和各位嘉賓在看節目組拍攝的視頻時,視頻展現的是沛叔的女兒姜麗文和她男朋友在一起的片段。
視頻中的姜麗文是一個自信、向往愛情、元氣滿滿、愛笑愛鬧、多才多藝、懂事的女孩子。
王子文在節目中很羨慕地和沛叔說:“您女兒養得很好,一看就是沒有太多童年創傷的孩子,一看就知道很自信、很健康、很有魅力。“
但王子文說自己從小在單親環境中成長,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他們做什么都是單獨行動,很少顧及到她。
小時候她會安慰自己:“這樣也不錯,那我就能收到兩份壓歲錢了。”
她在節目中表示:
“我和爸媽沒事從來不聯系。”
“獨立都是被逼的,因為沒有人關心。”
因父母而出現的敏感、自卑和小心翼翼,已經成了性格里無法抹去的一部分:“這個創傷,我這輩子都帶著。”
現在的王子文不再被過去的創傷牽絆著,而是努力前行,做真正的自己,如今的王子文名利雙收,出席各種時裝秀,事業也迎來高峰,也迎來了自己的愛情,活脫脫的”人生贏家“,幫自己打了一場翻身仗,把一手爛牌打成了王牌。
生命最初,我們都是借由母體來到這個世界,這個過程是被動的。今天,我們可以通過童年里的那道裂縫,迎接生命中的第二縷陽光,讓自己獲得重生。
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還有蔡少芬。看起來大大咧咧、樂觀向上的蔡少芬看不出曾經也是個深受童年創傷的人。
蔡少芬是香港港姐,TVB女星,是80、90后心目中的一代女神。
蔡少芬出生在香港一個貧苦的家庭,父母自幼離異,她和哥哥與母親相依為命。但自己的媽媽是出名的“賭鬼”,遍地都是債主,年紀輕輕的蔡少芬只能參選港姐進入娛樂圈。
無論自己接多少的電視劇,都還不了母親的黑窟窿,由于母親的死性不改,蔡少芬只能與母親斷絕關系。
走出原生家庭創傷的蔡少芬,她的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先是在2011年拍攝了《甄嬛傳》被內地公眾熟知,之后又拍攝了《金枝欲孽2》,還參與了《王牌對王牌2》、《不可思議的媽媽第二季》、《偶像來了 第一季》等綜藝節目的拍攝。
蔡少芬的原生家庭可以說比我們大多數人的悲慘得多。但蔡少芬并未被原生家庭的創傷擊垮,而是把它當成原生家庭贈與她的“禮物”,直面傷口,與過去和解。
現在的蔡少芬把日子過成了所有人都羨慕的模樣,有一個深愛自己的老公張晉,兩個幸福的孩子,被網友稱為“走上人生巔峰的”女星。
心理學上說:只有承認原生家庭帶來的痛,正視它,接納它,才能與過去和解。與原生家庭和解,與父母和解,最終才能與自己和解,才能使自己不再受傷。
對于子女來說,你的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為了我們的孩子有個幸福的家庭,我們不要把過去不好的事情持續下去,好的經驗和幸福要傳承下去,你沒有療愈的創傷和問題,不要復制和傳承到孩子身上。
那么什么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最好呢?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
爸媽的感情狀態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以后的婚姻生活,爸媽的相處方式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言傳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爸爸媽媽和諧相處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愛,爸爸媽媽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開,但不要因為自己的關系問題而傷害孩子。
正如東野圭吾說的那樣: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么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在原生家庭里受過傷、都會有痛苦和遺憾,但不要把原生家庭的問題當做是自己不肯成長的借口,因為每個人的幸福和快樂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把爛牌打成王牌,把原生家庭欠自己的都贏回來。
-End-
添加小勇助手“yydyong2019”、關注公眾號“安小勇兒童安全平臺”,每周領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