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X-Y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道格拉斯·麥格雷戈提出Y理論,他認為,一般人本性不是厭惡工作,如果給予適當機會,人們喜歡工作,并渴望發揮其才能;多數人愿意對工作負責,尋求發揮能力的機會;能力的限制和懲罰不是使人去為組織目標而努力的唯一辦法;激勵在需要的各個層次上都起作用;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人類廣泛具有的。
他把X理論對人性的假設,叫做“實利人”,就是唯利是圖的人,Y理論對人性的假設,叫做“自動人”,就是主動積極的人。那到底人性是怎樣的呢?這有點像中國從來沒有停止過的辯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延伸:超Y理論
美國管理心理學家莫爾斯和洛希,在亞克龍工廠和卡默研究所,同時進行X理論實驗,他們用嚴格監督和控制的辦法對工人進行管理,施加精神的、心理的和物質上的壓力,期望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結果工廠生產效率提高了,而研究所的效率則下降了。他們又在史脫克領研究所和哈特福工廠同時進行了Y理論實驗,為職工創造一切條件,為他們排除一切前進障礙,滿足他們各種需求,以此來激勵職工的積極性。實驗結果正好與X理論的實驗結果相反,研究所工作效率提高了,而工廠的效率降低了。
根據以上兩個實驗的結果,莫爾斯和洛希認同“復雜人”的提法,并據此提出了超Y理論,就是不要僅僅崇尚強調“激勵”的Y理論,強調“壓力”的X理論也有它的合理性,關鍵是因人、因時、因事,靈活使用。簡而言之三個字:看情況。
運用:大棒的三個建議(胡蘿卜請參考前三課)
第一,堅守底線。
有些錯,是可以犯的錯誤,比如創新失敗;有些錯,是不能犯的錯誤,比如道德底線。阿里發現高管有違規行為,嚴重者甚至移交司法機關,給大家清晰的紅線。
第二,提高要求。
工作目標,一定要是員工跳一跳才能夠到的;工作任務,一定要是管理好時間,才能完成的。松弛的工作狀態、輕易的業績指標,容易使員工松懈。所謂閑來是非多。
第三,賞罰嚴明。
受Y理論影響,有些管理者只喜歡表揚,只擅長獎勵,卻不會批評和懲罰。相當于手里只有胡蘿卜,沒有大棒,這樣的管理者并不稱職。他們容忍低業績,挫傷高業績員工的士氣。
胡蘿卜,是通過激勵人心,然后通過人心,自動誘發內在動力。大棒,是通過外在施壓,然后用壓力,迫使產生內在動力。
小結:認識X-Y理論
X-Y理論是對人性的兩種不同假設。X理論把人的行為視為機器,需要外力作用才能產生動力;Y理論把人視為一個有機的系統,其行為不但受外力影響,而且也受內力影響。作為管理者,你需要一手激勵,一手壓力,胡蘿卜和大棒并存。
大棒來自于:堅守底線、提高要求、賞罰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