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下班蹭了下同事的車,看著一路疾馳的風景,他和我說起他的夢想:養一群羊,早起牧羊白日里躺在草原上天馬行空的做夢,晚上數著天上的星星睡覺。我詫異極了,按著他的年紀和閱歷我以為他會說,想有很多的錢周游世界,畢竟現世之下,這種“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夢想才符合主流“情懷”。問他為什么,他說生活太累,沒有時間好好享受,那種放著羊自己躺在草堆里虛度一天的生活才是他向往的。我轉過頭繼續看沿路擁堵的車流,腦海中漸漸浮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不經心馳神往,如果那是遠方,我也愿意前往!
兒時命題作文,《我有一個夢想》或者《我的理想》是經久不變的主題,幾乎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寒暑假我都寫過,那會我的夢想很多,比如成為名畫家,比如成為音樂家,比如成為服裝設計師,還有一項是掙很多的錢,周游列國。而今這些夢想就像一句歌詞:butterfly,fly away,早不知道去往了何處。而我從小就有畫家夢想的弟弟,一直沒有放下畫筆,厚厚的畫本早不知積累了多少。你看,詩和遠方都在,而夢想呢,又有多少人還有呢?
茄子是我初高中的同學,一個“別人的孩子”,她不僅長的美成績還好,大學畢業工作一年后拿著獎學金去韓國求學,那會她的工作其實挺不錯的,畢竟我等畢業拿著2500元的工資,她的已經是我的兩倍甚至更多。可是她依然選擇辭去工作開始一段前途未知的學業,碩博連讀在異國他鄉深造五年,這種勇氣著實讓我羨慕。五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漸漸斷了聯系,只是從同學那里知道她的丁點消息,她和導師去了臺灣,在日本為項目工作過,雖然是英語授課但是她也學會了韓語,那些深夜實驗室熬夜的日子,異國他鄉的孤獨無助漸漸的變成了盔甲讓她變的日益強大,雖然頂著滅絕師太的博士頭銜,她多了淡定從容,少了稚嫩,依然美麗的不像話。另一位T同學,沒有像我們一樣選擇高中大學循規蹈矩,初中畢業后就去參軍了,一別多年,再次有點聯系的時候他已經是職業領隊,帶著玩家深入當時還不怎么開放的尼泊爾印度,拍出了讓我乍舌的照片。我想起初中我倆常常結伴回家,那會他就給我說過以后要游歷很多國家,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沒想到當我困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他已經背起了行囊帶著夢想到達了遠方。
詩和遠方都在那里,怕就怕隨著生活的壓力工作的負荷,我們變的麻木變得實際,內心那些豐盈的東西漸漸消失。雖然每天從微信從微博從新聞看著那些追逐夢想到達遠方的人們的生活,新生向往,可是要我們真正邁開步伐難上加難,顧慮太多,糾結太多。當腦子里的包袱越來越多的時候,腳步怎么可以邁得出,所以當我重拾文字夢想,并沒有考慮太多,先寫了再說,至于要達到多高的水平,完全是顧慮之外的事情,我怕當我需要為家庭負責任的時候,又把家庭當做借口遲遲不做努力,那么多故事在肚子里會腐爛的。我們都克服不了地心引力,穿越不了光陰,亦不能如《百年孤獨》里的人們一樣活的光怪陸離,在各自的生命里,各自的時光里活的沒有遺憾才是不虛度時光。去遠方吧,像個少年一樣;去朗誦吧,像個詩人一樣;去實現夢想吧,像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