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存儲結構類型
1. SAN基礎知識
SAN存儲結構
SAN可以分為IP和FC的架構,但都可以分為三種組網模式:
- 直連組網:所有存儲資源只能提供給一臺服務器使用
- 單交換組網:可以分享給多臺服務器,但只有一條鏈路,容易出錯
-
雙交換組網:最主要的結構。兩條鏈路,斷開一條并不影響
SAN的組網模式
目前的SAN都是基于FC的架構。
2. FC-SAN
2.1. FC協議棧
FC協議棧
使用時主要用協議棧的下三層(FC-0~FC-2),又稱為“大二層”。
- FC-0:定義物理層介質,相關標準,傳輸距離和信號機制
- FC-1:定義編解碼
- FC-2:幀、流控制
- FC-3:加密
- FC-4:協議封裝
2.2. FC拓撲結構
FC拓撲結構
- 點對點:通過主機的HBA卡和交換機、線纜連接
- 仲裁環:通過光纖集線器把存儲的資源共享給多臺應用服務器進行共享。其中任何一臺設備出問題都會導致整個環路出問題
- 交換式:采用FC交換機,為更多服務器提供共享資源;每臺主機兩條鏈路,實現冗余設計
3. IP-SAN
用TCP/IP作為傳輸協議,用以太網作為承載介質。
以太網卡+Initiator
在主機側安裝Initiator軟件。協議的封裝由主機完成,把數據包通過以太網卡傳輸到外界。
TOE網卡+軟件
TOE網卡分擔了一部分以太網卡的功能。
iSCSI HBA卡
最常用。HBA既完成協議封裝,也完成數據的發放,不占用主機資源。
4. 對比
FC-SAN更多用在企業內部的數據傳輸,IP-SAN用在文檔備份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