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出差得以來省城,省城這個名字可以說是我們這些小城來的人對省會的一種稱呼,如若是本地人自然是不必這么稱呼的。
自大學起就不只一次來到省城,一次一次的見證著他從別人口中的“全國最大的縣城”向大都市進發。
對于省城我對它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我也說不出來為什么。經常會有同事朋友說“我不喜歡大城市,還是我們一個小地方好啊,空氣質量好,交通也不用那么擁擠,要是去了省城買房子也是十分困難一件事”,我說“我要是有機會去省城上班我是十分樂意的,關鍵是要有機會,而且我相信只要有機會去買房子絕對不是問題”。
此次與我同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同事,下班了我們經常約著一起去湖邊散步,然后再去圖書館泡上兩個小時,感受知識的溫潤,周末會去公園、江灘、湖邊溜達賞花。
一路上我們感嘆著,為什么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大城市呢?雖然要擠地鐵,有霧霾,壓力大。但是我們看到的是在這陽春三月,萬物復蘇的日子里,周末孩子們在江邊廣場上放風箏,老人們散步跑步聊天,還有騎行單車的人們,無不享受這春日暖陽。想想家鄉的人們,茶余飯后只會圍坐在公園的樹下打麻將、斗地主,差別顯而易見。
曾經不只一次的勸一個侄女要在家鄉考一個穩定的職業,不要再待在大城市了,在公司上班有什么好,一個月那么點工資,除了有養老保險別的什么也沒有,像現在的公務員、事業單位雖然工資可能也不是太高,但各項待遇都有保障,在小城市買房子壓力也會小很多。我問她“你自己想考公務員或者別的穩定職業嗎?”,她說”若是問我內心我是不想的,但是爸媽再三要我回來考試我還是考吧“,語氣里能看到她的不情愿,也充滿無奈。
但這次來出差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我知道她為什么不想回去過那種所謂的穩定的生活 了。有時候我們要的不只是穩定,還要生活更有趣些,有些生活品味是你在小地方所不能享受的,周末你沒有機會聽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師的免費講座,沒有免費圖書館,沒有長長的步行街,更沒有很多特文藝的休閑環境。上班之余,業余生活顯得十分單調乏味。
當然小城市也有它的好,輕松,沒有壓力,然而在這飛速發展的時代,你若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成長,你便只能是倒退了。一個同事的一個初中同學,曾經成績非常差,后面好不容易讀了一個職校,畢業后就出去上班去了,輾轉了幾個城市最終留在了杭州的某外貿公司,去了公司后才發現每次開會就會有很多外國人一起參與討論,只有他一個人不懂英語只能沉默著,而別人都能用流利的英語交流,于是會后他決定惡補英語,半年過后他已經能在會上與其他人一同用英語討論了。
所以,環境能影響一個人也能造就一個人。大城市房價那么貴,人才那么多,壓力那么大,但還是有那么多人選擇留下來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