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年,每日的早起在上班日并不能改變我大學四年懶惰的習性。
偶爾會感嘆早起真好,一上午可以做許多的事。假期在家醒來時就丟失了半天的時間,也許這半天能看一本不那么長的小說,能臨摹一幅不是很長的帖子,能研究出沖咖啡時的一些注意事項,能看一部電影,能整理出工作室整個月的賬單,有這半天,多好啊。
大學期間通宵之后的早晨六點半,昏昏沉沉的走在大街上,已滿是匆匆的人群,從未覺得那時的自己顯得很格格不入,認為這就是自己想要的自由,這就是年輕該有的生活方式。走進宿舍之后大家正準備著去上課,顧不上她們的表情,一頭扎進被窩里,熟睡。醒來之后,重復昨天。
工作之后的早晨六點五十已經在路上了,聽兩首歌之后打開廣播,準時的播放早高峰的交通情況。睡眼惺忪,看著前方車輛,控制速度以免追尾,同時想著車里的人是不是和我一樣的想法,和我一個方向去上班的他是什么工作。時間長了,就覺得自己成為了這個現實社會中麻木的一份子,都是早起穿過半個城市去上班的軀殼。
大學時只想著畢業要做一個自由工作者,每天可以自然醒,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但是現在這個想法被走到今天的我徹底擯棄,所謂價值觀的改變嗎?應該是屈服于現實吧。依舊想做自由工作者,但是無能為力。想掙脫,卻害怕重出牢籠之后,所要面對那未知的一切,膽小的人不配擁有廣闊的大地,只能窩在鳥巢躲避風雨。
忙碌的工作似乎讓社交從此與我無關,并且開始愛上了獨處,也變的更加自我。丟掉了娛樂,對我來說最幸福的就是待在家里,與世隔絕,與貓談情。自己做飯,自己沖咖啡,自己看電視。不需要太多言語的和女朋友聊著,并不會因為享受自我的行為忘了回復消息而大吵。既享受又痛恨著這樣的日子,或許我就是愛著這樣的自己同時又恨著這樣的自己。
既來之,則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