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到
1.讓孩子贏的關鍵是“非認知技能”——沒有直接目的地幫助別人的能力。
——教育孩子的關鍵,尤其是女孩子,——不沾小便宜。
學習模式有三種:自學型,對話型,輸出型。
表達有兩種模式:閱讀型,傾聽型。
——我是哪種偏好?孩子呢?保護好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2.寫作之難,在于要把網狀的思維用樹狀的邏輯,通過線性地語言表達出來。
——斯蒂芬 平克
——口語化交付,更線性。
3.大多數兒童和互聯網之間的聯系,家長仍然是重要的出口,這其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孩子的媽媽。
要知道一個大家族里,出兩三個熱衷賭博、傳銷和賣假保健品的壞小子是很正常的。
——關系攻略
——我不怎么曬的一個原因是:我覺得她做的其他小孩子都能做到……我之所以曬的一個原因是:讓爺爺奶奶覺得我還是關心孩子的(你不曬就是不關心這個神邏輯……)。看完今天的課,提醒自己最好別曬,實在不行以后要分組。
細思極恐。
當然這個也是馴化和被馴化的一個過程。
“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能給別人碰。就算是醫生在,也得爸爸媽媽有人在旁邊陪才行。跟著你叔叔姑姑那些出去前,一定要告訴我。”這些話,隔三差五就給孩子說。家里確實有幾個親戚不讓人省心……
英語進程
語法書到80頁。
音標書第三遍結束,第四遍開始。
音標練習冊第14單元。
日常英語到第30集。
今日雜感
“你說孩子能不能看電視?”
“那得控制時間……”
“人家老師就不是這么說的……”
……
奶奶聽講座回來,考爺爺。
孩子的課外班今晚有個家長心理咨詢活動,解決育兒中的問題。在周四得知后,姑娘的建議是讓奶奶去聽。原因是奶奶老喜歡批評她,需要多學習學習。
聽了兩個鐘頭后回來的奶奶,站在姑娘面前:“我只養了你的身體,沒養你的心靈……”
有效果。
不過我不太同意。身體和心靈是相輔相成的,家長肯定是身體心靈一起養的,只不過側重某一方面,還有就是心靈的問題不好發現——滯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