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9我必須發火

我必須發火

投射性認同是一個人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行動或者做出反應的人際行為模式。

就發火這件事來說,發出投射的那個人的潛意識語言是,當我需要你發火的時候,你必須發火,這就是我想要的。被投射的那個人沖他發火了,認同就完成了。完美!

這個投射認同的過程有時電光火石的,一剎那間就完成了,完全不需要醞釀與排練。

下午我去游泳,老公說在屋里等我回來,我就很高興地換了泳衣穿了浴袍出去了,眼鏡、手機、房卡都沒帶。等我游泳回來,浴袍也是濕透的,穿過大風的走廊,很冷。敲門、按門鈴,都沒人應聲。我想只有找到服務員,先進門再說,我在走廊上又來回走動,找到服務員,說明情況,服務員來給我開門,就在門打開的時候,老公也過來開門了。

就在這一刻,就在這一瞬間,我甚至都沒有看清楚老公的樣子,我就發火了,我說,我把這房門拳打腳踢、門鈴按破也是沒有人開。你看看外面風多大,凍死我了!老公說,他在陽臺上沒有聽見。

我凍得夠嗆,換衣服,老公并沒有幫我拿浴巾,也沒有幫我倒杯水。他又跑到陽臺上去了。等他從陽臺再進門,我說剛才你看到我那么冷,也不幫我拿浴巾,倒杯水。他很生氣地說,你沖我發火,我沒那么好心情,說完,換了衣服出門了。

在這個過程中,事實上我是那個倒霉蛋,是那個凍得半死的人。不僅沒有得到呵護而且還要因為生氣發火,去處理后繼的問題,比如晚飯前要和好啦,要說自己不該生氣啦。似乎不愉快都是因為我生氣做成的,而真正造成這件事發生的人卻什么事情都沒有了。

他沒聽見敲門,讓我受凍了,這個是事實。發生這個事實是因為他沒有聽見,他本來可以讓自己保持聽見的警覺,或者是把門留個縫隙自己安生在陽臺上呆著,他什么都沒有預見到。

如果進門的時候,我看見他那副樣子并不生氣,他會怎么樣?難受吧、內疚吧、幫我擺脫寒冷狀態吧,等等,而通過我生氣,他瞬間擺脫了這一切。

而我,也真的是很配合他,第一時間幫他解脫責任。

一旦犯錯,對方發火,這個套路本來可能是一種幼年習得情景。但逐漸發展為一旦有錯,期待吸引對方立即發火,這樣錯誤本身帶來的后果就消失了

這個投射認同來的多么爽脆!

是的,瞬間、電光火石,比一見鐘情來得快!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