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身邊設計師小伙伴了解了一下現在大家做產品原型都用什么軟件。
我很想了解這個的原因是因為前幾年Axure比較火,然而現在我感到面向最終用戶,而又想要有各種動畫效果的原型很多都不是用Axure來做的,比如,我的同事做網頁動畫效果比較多,于是用Proto.io。做企業級軟件、網頁和app用得原型工具也細分了。
我的小伙伴們提到了這些原型制作工具:Axure, Balsamiq,Proto.io,Invision,FrameJS,Origami。我個人感到這幾年對做動效的設計師的需求越來越大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多多嘗試這些軟件哦。
Axure:功能復雜,也越來越龐大了,如果做多頁面流程和復雜邏輯的需要,用它很合適,但不如其他原型工具輕便和專注。Axure的dynamic panel非常強大,頁面上有先后彈出框什么的都靠它了。動畫方面,Axure總體上來講還是不錯的,在逐漸豐富自己的動畫效果庫,不過相比其他專做動畫的工具如Framejs,Origami,的話,還是遠遠落后的。
(我的經驗:Axure是我用的最多的原型制作工具,從第5版一直到現在的第8版,能夠明顯感到Axure團隊對它的改進。然而,在眾多原型工具走云端的時代,Axure還沒能跟上潮流。唯一在云端的是生成的原型,可以通過短鏈接進行分享,加密或不加密。云端原型支持評論,不過還相當基本,而且似乎重新生成原型的話,以前的評論就會不見。這一點相比Invision上的多人評論功能,整體差得太遠。總體上來講,Axure還不錯,用它做過點擊交互多和邏輯比較復雜的企業軟件頁面,以及動畫少但是邏輯復雜的用戶端界面,結果都不錯。和除做原型之外,我還用它做線框圖,做完后直接生成Word文檔轉PDF,不完美但還算好用,不過應該還比不上專業的線框圖工具Omnigraffle,用它完全是因為想少用一個工具……稍微有點偏離它本身做原型的目的了,不過省出了使用另一個軟件和維護線框圖版本的時間,你說值不值呢?)
Balsamiq:手繪效果的線框圖和原型工具,導出成PDF后,支持簡單的頁面跳轉。Balsamiq有桌面版,也支持團隊云端合作編輯,還有Google Drive插件。
Proto.io:我另一個設計同事最常用的原型工具,他做網頁動畫效果比較多, 這個軟件用得得心應手。另外,他還常常做出原型后導出視頻為客戶做演示,效果超棒。
Invision:如果只需要實現簡單的頁面跳轉,Invision足夠了。只要建立項目后,將已做好的圖片導入項目,在圖片上設置點擊區域,生成原型后,可以邀請別人(如同事、客戶)來點評,這個功能做得特別好。
對于手機端app動畫效果的原型工具,小伙伴們推薦了FramerJS,Facebook的Origami和Principle。
Facebook的Origami支持拖拽控件來制作交互,同時支持在手機上預覽,年底出新版,值得一看。
FramerJS可以做精細的動效,創建任何想要的動畫和交互,可以調用API 加載數據,支持響應式設計,支持導入Ske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