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認知能力就是對認知進行認知的能力,也就是說擁有元認知能力人能夠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有清晰的了解,知道自己的想法從何而來,為什么會這么想。這種能力,一聽起來就很膩害呀!
那么如何喚醒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呢?
從瑜伽練習談起。
作為瑜伽愛好者,在練習過程中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千萬別自己瞎練,一定要找個好老師來引導自己。為什么好的引導如此重要呢?
【一、 最重要的其實是如何使用你的注意力】
練習瑜伽的時候,如果沒有老師的合理引導,只是自己對著視頻機械地模仿動作,其實是達不到練習的功效的。為什么呢?因為瑜伽重要的其實是在一呼一吸間將自己的注意力帶入自己的體式。只有完全地沉下心來,才能關注到自己到底是哪一塊深層肌肉在用力,最后達到瑜伽中所闡釋的“聯(lián)接”。所以,練習瑜伽的過程其實就是練習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過程,注意力提升以后,瑜伽的練習質量就會飛速提升。而喚醒元認知能力的第一步便是正確地使用自己的注意力。
【二、 先知道,才能做到】
當跟著老師潛心學習一段時間以后,會突然發(fā)現(xiàn)哪怕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了。當你知道了正確的姿勢、正確地發(fā)力以后,初期,會在生活中用到該姿勢的時候,突然想起,這個動作我做錯了,正確地做法應該是……慢慢地,你就會習慣性地關照自己的身體,正確地使用它了。提升元認知能力也必須是先知道,習得,才能做到。
【三、 喚醒自己元認知能力的方法】
1、 正確地知道
正確地知道即能清楚地知道一個詞的概念,一件事的來龍去脈。而“正確地知道”只能來源于大量地閱讀以及建立跨學科的知識體系。
舉個例子。通過閱讀《自控力》這本書,我終于知道了如何控制自己吃甜食。大部分人為什么都很喜歡吃甜食呢?因為當我們看到甜食時,大腦中部會釋放出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它隨后會進入大腦中控制注意力、動機和行動的區(qū)域。這些多巴胺會告訴你的大腦:“這個真的非常好吃啊,現(xiàn)在一定要吃,不然會生不如死。”于是,我們的行動便被多巴胺所控制了。它讓我們享受了美味,但也讓我們發(fā)胖啊!
某一天,我在便利店,看到了一瓶飲品,狡猾的商家用大字在上面寫著:你很累,你想喝甜的!這個時候突然就想起了《自控力》中對于吃甜食欲望的描述,我已經清楚地知道了身體對甜食產生欲望的來龍去脈,這個時候元認知能力就覺醒了,只要再想三分鐘,就會清楚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考過程:想喝甜的—喝了會開心—咦,不對,吃甜食只不過是刺激了大腦中多巴胺的釋放,讓自己產生的快樂的幻覺—我的長期目標是健康地生活,這才是快樂的真正來源。
通過不斷地如此思考,我們的元認知能力就會一天天升級。
閱讀就是我們隨身攜帶的瑜伽老師,引導我們如何安放自己最寶貴的注意力。
2、 不斷地刻意練習
想要在某個領域取得長足的進步,就需要不斷地在這個版塊上進行刻意練習。那么,想要在元認知領域取得進步,也需要不斷地刻意練習。練習就是把“知道”轉換為“做到”的過程。
比如說,我們要認知自己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時間,那么可以刻意地用《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計時方法來對自己的時間花費進行分析。我們只是知道這種方法還遠遠不夠,還要把它運用到日常生活里。
堅持記錄、堅持分析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時間黑洞在哪里,當我們意識到時間浪費在哪里之后,我們會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思考過程是這樣的:
我正在刷微博—根據時間分析,在這上面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要立刻停止下來去做真正有價值的事。
如此堅持,如此刻意地練習,那么元認知能力必然會快速升級。
【四、一句話總結如何喚醒元認知能力】
通過大量地閱讀、學習來認知世界—用各種方法來分析、剖析自己,正確地面對自己—借鑒別人的方法,在實踐中改進使其適合自己—用自己得出的方法來進行刻意地、大量的練習—元認知能力最終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