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之前在朋友圈里發過這樣一句話“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拼得了職場、做得了嬌娘;走得了四方,回得去家鄉”,剛發出去沒幾秒,點贊隨之而來。心想,大概、也許、可能,大家都喜歡勵志的東西,引起了些許共鳴。
前幾日,姐妹兒給我發過來一篇小豹紋,講的是關于女人講黃段子的事情。我一讀完,便很認真地陷入了沉思。心想, 這是幾個意思?是讓我以后雅俗共賞呢,還是不正經到底呢?經過一番探討,不出意外得出的結論是:后者。
咋一看,以上言語很明顯透露了兩種狀態。朋友圈表現的勵志、豁達、有想法;生活中則是污到用時方恨少。
再一想,這樣的狀態突然感覺好熟悉。身邊朋友ABC,領導同事甲乙丙,甚至還包括自己。不經意,在親疏遠近、人前人后間,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個或者多個自己。
是裝逼嗎?是虛偽嗎?其實不然。說到底,無論是污還是勵志,都是面對生活夾雜而生的產物,是我們活在這世上應該有的姿態。
02
活著,我們就需要吃喝拉撒,七情六欲,來滿足作為人的基本需求。而這些就需要我們變換著不同的身份穿梭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技巧、不同的方式來應對隨時撲面而來的問題和考驗。
我們需要果腹,就必須走進職場。而想在職場這個大染缸里,混的風生水起,就必須要學會有的放矢。
任誰都不愿意在別人面前低三下四,但為了多簽訂單該低頭就得低頭,表現出自己有韌性的一面;也許你并不是一個主動積極的人,但想升職加薪就必須得跑在別人前面,表現出勤奮有擔當的一面。工作中的林林總總,都需要我們學會收起真性情,適應場合的扮演自己。
我們需要情欲,就必須學會交際。在這個愛都用做,而不用談的時代。找一個體己人,不帶點“心機”,哪那么容易?
兩個人的相處,你有你的個性,他有他的脾氣。如果都不走心,怎么能懂彼此的不容易。而無論對方是愛人、友人還是陌生人,相處中無不滲透著人與人交際的真理。明白自己的身份,才能不歇斯底里,不把自己弄得一地雞毛;投其所好,多琢磨,才能知己知彼,走的長遠。
03
王菲在《流年》里唱到,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幸免。很有情懷的一句歌詞,卻也將生活襯托的真實。
我們從少不更事到諳熟社會法則。這一路走來,經歷過風花雪月,面對過悲歡離合。跌跌撞撞幾十年,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似乎都是命中注定。就如我們獲得或者失去,某些時候和自己的努力其實并沒有什么關聯。
面對在乎的人,在乎的事,我們都想表現的更完美和睿智。但最后不明所以帶來的卻是非議和誤解。看看一路的顛簸,突然恍惚,這結局也許終究是不能幸免的。
懂你的人始終在身邊,不懂你的人也不曾多停駐過一刻。臨走之前,面對你的種種行徑再給一個嗤之以鼻。
但又能怎么樣呢?無論怎么做,都會有人說好,有人議非。
我們不可能討好所有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在不傷及無辜、無傷大雅的前提下,該勵志就勵志,當污則污!以自己最問心無愧和舒服的姿態游走在這繁花似錦、欲罷不能的人世間。
靜靜地看時光說故事,漫漫地聽歲月道長短!
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