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斷了大半年,終于決定開始堅持寫點什么東西了,這回的寫作動機也比較單純,無外乎記錄想法、梳理邏輯、總結歸納。寫作的主要動力來自范冰所著的《增長黑客》一書,所以簡單整理下思路的同時,也記錄下自己觀念的變化。
寫在前面的廢話
3周前受邀互聯派做關于求職分享的講座時,自己也提到了關于產品經理的硬實力,自己理解的硬實力即除自我驅動、主動性、執行力、邏輯思考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這些軟實力之外的,如管理、專業技能等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力體現或證明。
當時之所以強調硬實力的原因之一,便是自己在一些真實的項目流程或需求中感受到的真切的無力感,諸如5分鐘擬定需求框架、10分鐘產出交互線框圖、徒手PS需求樣稿、愉快的與開發GG聊天、項目管理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瑣碎的事情,一旦熟練相關技能,都是可以提升效率并且充分增加你每天的有效時間的。
一個0-1歲的產品經理可能最初關心的便是如何跟上項目需求的節奏,不要讓這些簡單的小技能脫自己后腿。硬實力強勁的不一定是好的產品經理,但一個好的產品經理絕對不會什么也不懂。所以在之后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向“全棧”培養的同時,產品sense也要逐漸在項目中打磨。給自己一個既定的“硬件”標準,再給自己制定一個近3年的職業規劃,朝著目標的方向努力,才有機會去跟別人拼天分。
廢話少說,簡單梳理下《增長黑客》這本書的干貨內容。
《增長黑客》梳理
所謂增長黑客,即以數據驅動營銷,以市場指導產品,通過技術化手段貫徹增長目標的人。這群人既了解技術,又深諳用戶心理,通過低成本手段解決產品用戶增長的難題。摒棄以往無競爭優勢的大肆“燒錢補貼”,取而代之的是零邊際成本的增長解決方案。全書從 增長黑客崛起、創造正確的產品、獲取用戶、激發活躍、提高留存、增加收入、病毒傳播、完整案例8個章節詳細介紹了作為一名增長黑客,你需要在各階段具備的技能和能力,除詳盡的干貨以外,每章也都穿插了真實典型的增長案例供借鑒學習,借用推薦語中說道
實乃產品經理"裝逼"神器。
1.增長黑客崛起
互聯網早期的教科書式營銷事件當屬Hotmail,90年代的人們習慣于使用傳統客戶端郵件產品,而誕生之初的Hotmail以網頁的產品形態展示于用戶面前很難讓人接受,硅谷投資人Timothy Draper通過在每一封用Hotmail發出的郵件簽名處附言
PS:I love you.Get your free E-mail at Hotmail
這一方式,讓Hotmail用戶在6個月內斬獲100w用戶,五周后獲得第200w個用戶。
這是最早的增長黑客的案例,由于很多初創公司并沒有大公司的優質分發渠道,因此用低成本方案驅動用戶增長便是一些初創公司中增長黑客的主要職責。
除了增長這一核心目標,在產品的不同生命周期也有不同的指標。根據用戶參與行為深度和類型可以概括為獲取用戶、激發活躍、提高留存、增加收入、傳播推薦。這一模型即新用戶從下載、注冊到活躍、依賴并主動為產品推廣分享的一整套流程,每一個節點都十分重要。
一個合格的增長黑客,也應
- 具備數據思維,以數據為驅動,在繁雜數據中抓住問題本質。
- 專注目標,在壓力中不斷試錯。
- 關注細節,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對產品全局增長造成影響。
- 富于創意,通過巧妙的產品idea實現用戶增長。
- 信息通透,主動掌握渠道以及行業趨勢。
2.創造正確的產品
創造正確的產品即產品與市場相契合,達到PMF(Product/Market Fit)狀態。在創業尋找方向時,創業者們往往要探究產品是否真正切合市場需求,而非沉浸在自己的產品創意中無法自拔。判斷需求真偽、市場體量、潛在價值、進入市場后的效能提升以及商業化方案后,再進行探索。在市場不確定前也不要將所有資源傾力投入到方向不明確的產品中,畢竟創業公司的第一要義是活下去。這里又引入了最小化可行產品這一概念,通過簡單的交互模型、A/B測試、基于微信的最小化可行產品開發等進行產品方向的試錯,同時進行用戶調研,跟進用戶反饋,快速迭代產出最終完整版本。最終版本不求大而全,只求核心體驗流暢,功能極致。一旦v1.0誕生,便可以用智慧創意與經驗獲取目標用戶了。
3.獲取用戶
獲取用戶階段無非即讓產品在用戶中獲得更高的曝光,在產品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態體系或提供足夠多的可消費內容情況下,選擇高質量的早期種子用戶可以建立足夠好的數據和內容沉淀,同時為產品發展奠定良好基。創業者在篩選種子用戶時可以采用邀請制、答題制等門檻限制,同時警惕單純好奇的觀光客。一旦有了第一批種子用戶,并構建了良好的產品形態與氛圍,便可以考慮產品用戶增長了。
《增長黑客》一書中介紹的獲取用戶方法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社交紅利:充分利用社交平臺的龐大用戶,通過分享、回流實現用戶增長。
- 內容營銷:通過目標用戶喜歡的內容,講故事,達成曝光吸引流量、轉化的目的。
- 搜索引擎和應用商店優化嗎:基本的SEO和ASO,提升在搜索引擎和應用商店中的排名、滿意度等。
- 捆綁下載
- 宣傳報道文案撰寫:如國內創業邦和36kr,都會對新產品報道,借助垂直平臺優勢,達到曝光目的。除此之外,這種報道撰寫方式也可用于官方公告或其他受邀報道。
- 線上到線下:地推派發傳單、投放線下廣告、設置攤位活動等
- 海外擴張:進軍海外市場
- 其它:新穎創意(排隊獲得產品使用權限)、小掛件(曝光渠道之一)
4.激發活躍
激發活躍的重點便是產品細節和產品創意了,這里主要強調的工具便是以數據為導向的A/B測試了。由于很多情況下,idea都來自于個人,難免會有主官的臆斷, 唯一有效的方法便是單一變量的A/B測試,例如LinkedIn在注冊后邀請朋友數量為4時,可實現最大的邀請轉化率;Airbnb將收藏圖標改為心形后,使用率提升30%;美國總統選舉,投票網站放出奧巴馬全家福比選舉視頻支持率高出40%等等。檢驗創意方案效果的方法非A/B測試莫屬。
有了檢驗方法,就可以實施具體的激發活躍的創意和策略了,比如:
- 增加好友關系鏈,重建關系流。
- 降低活躍門檻(由于技術制約,通過變向超車方式實現同樣效果)
- 游戲化(引入積分、排名、徽章、獎勵等)
- 補貼(教育用戶、搶占市場)
- 具有傳播效應的噱頭創意(如自動回復貼吧神獸、簽到圈地等)
- 利用用戶心理的產品細節(誘餌效應)。
5.提高留存
產品的用戶新老交替是不可避免的,但流失用戶的比例和變化趨勢能夠說明產品滿足用戶的能力和哎市場中的競爭力,通常次日留存率可以第一時間發現產品新版本的品質變動和渠道優劣;7日留存反映出用戶完成一個完整體驗周期后的去留狀況;30日留存反映出一次版本迭代后的穩定性。由于程序漏洞、不斷被Push騷擾、現象級產品熱度減退、出現其他更好的競品等往往是導致用戶流失的主要原因。
提高留存率的方法包括:
- 優化產品性能:包括不同機型的功能適配,低端機應考慮的預加載、網絡、啟動等問題。
- 有損服務:有損即專注,放棄部分次要功能,保留核心服務,以此換取體驗、速度、穩定等優化,要考慮產品與需求之間的平衡。
- 引導用戶上手:降低門檻同時,保證體驗,如引入社交關系,建立良好的社區氛圍,讓用戶在第一次使用產品時便不舍得放下。
- 社交維系與社交解綁:充分利用好友間的社交關系,通過好友互動、好友挽留等或建立信息秩序流動,實現單向或雙向連接,或剪斷無謂聯系,真實表達自我。
- 喚醒機智:電子郵件喚醒、官方公告、個性化推薦、用戶社交互動、push推送、紅點通知等。
6.增加收入
收入可以說是增長周期中最重要的一環,產品的盈利模式關乎公司成長、融資、生存等等,免費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增值收費、流量變現、數據、抽傭、廣告等等已然是目前的主流盈利模式。在保證基數、活躍、留存的前提下才能保證收入。這里我也想在后期好好研究下營收相關的內容。
7.病毒傳播
病毒傳播的兩大核心指標是K因子(某個用戶向其他人傳播產品的程度x被感染用戶轉化成新用戶的比例)和病毒循環周期(從用戶發出病毒邀請到新用戶完成轉化所耗費的時間),通過邀請通訊錄好友、增發微博、群發郵件、優化著陸頁提高轉化等可以提高K因子,減少操作成本,簡化流程可以減少周期。百度云盤幾分錢擴容套餐的Bug營銷、借助熱點推廣自身產品、構建產品體外病毒循環(依托外部H5游戲或測試等分享內容回流鏈接目標產品),內置傳播因子(內置簡單可配置的熱門游戲、應用、測試等)等都是病毒傳播的手段。除了這些手段以外,還要充分利用用戶喜愛、逐利、互惠、求助、炫耀、爭搶稀缺資源、害怕失去錯過、懶惰等心理。
寫在后面的廢話
以上便是對《增長黑客》干貨部分的簡單整理,當然本書的精髓除了滿滿的干貨以外,更受益的還有那些伴隨干貨的真實案例,用實例論證理論,確實收獲滿滿。可能最讓人踏實的感受便是
沒有只憑天馬行空的想象便鑄就的好產品,一切結果都有據可循。
所以十分推薦大家讀一下《增長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