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老急忙進屋,院中只剩放歌一人,此時風吹的竹林沙沙作響,不時有片片竹葉吹落在身前或頭上,她久久的站在那里一動也不動。
因為她聽到了一種聲音,一種用竹葉吹奏曲子的聲音,時而婉轉時而悠揚,這是民間常見的曲子,清平調。多用笛子吹奏,亦可用竹葉,只是難度更大,竹葉吹奏,能使曲子更加清脆悅耳,直抵心間。
母后在時常吹這首曲子,放歌極喜歡,總說自己要做那溪頭剝蓮蓬的小兒,二皇兄留在家里編雞籠,大皇兄和父皇就去鋤地,母后就和我一起吃蓮蓬吹曲子,多好。
放歌也讓母后教過這首曲子,不過最終只是浪費了很多竹葉而已,倒是二皇兄天賦極好,數遍已能吹出大概來,讓放歌郁悶了好久。后來退而求其次,學會了清平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也是放歌唯一會唱的一首童謠。
母后去后,放歌一度陷入自閉之中,常常躲在竹林里發呆,一發呆就是一整天。槍也不練了,什么都不管。
是二皇兄,是二皇兄讓放歌慢慢走出了心里的陰霾。兩個皇兄的功課都很重,大皇兄每日功課完了后還要去給父皇幫忙,空閑時間時間少得可憐,二皇兄就相對自由些,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那段日子,二皇兄一有時間就偷偷背著放歌出去玩。去采荷花摘蓮蓬,去河中抓魚,抓野鴨子,每回都弄的一身泥。去偷別人種的西瓜,被看守西瓜的狗追的滿地跑。去和別的孩子打架,規矩是被打了不許哭。
每天夜里二皇兄都會吹清平調給放歌聽,一直到她睡著了,才會悄悄回自己的寢殿,有時夜深了也會和放歌擠在一起睡,反在都還小。放歌睡覺極其不老實,老愛踹被子,也虧得二皇兄總是時不時醒來給放歌把被子拉上。
二皇兄總會弄些稀奇古怪的的東西來逗放歌開心,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神乎其神的坊間故事,有趣的機關術等等,只要放歌有興趣的他總能弄來。漸漸的放歌對二皇兄的依賴,如同對母后的依賴一般,連父皇都羨慕。
放歌也慢慢走出了那段傷痛,在二皇兄的陪伴和督促下把以前落下的功課都補了上來,槍也越練越好了。高興時,放歌都會情不自禁的唱起清平樂,二皇兄則隨手摘下片竹葉在一旁吹起清平調來,風吹過,沙沙作響,竹葉翻飛。
忽然兩滴水落在了放歌手上,將她拉回到現實中,放歌以為自己又不爭氣的哭了,想抬頭把淚給憋回去,才知道原來是下雨了。
轉身回到屋中,看到那傷者已然醒了,正艱難地和翁老說著話。放歌進門的剎那,只見他們三人齊齊向她望了過來,那眼神中有祈求,有興喜,有擔憂,放歌更是從翁老的眼神里讀出了一種無奈與濃濃的悲傷。
放歌不知道的是,隨著那人的醒來,將會把她推向一個更大的迷團之中,能否看清世事的真相,或許只在一念之間,也或許永遠也得不到真相。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