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還不懂友情和親情的區別,以為這世界上只有家人最親近的人,所以那時候,懵懂的我,總會問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
我哥比我大十歲,從小我就和他在一起,等于說他是看著我長大的,很多時候,他就是我最忠實的玩伴,所以,在我的心里,我哥就應該對我最好。
他有一個好哥們,我叫他阿星哥,在我的印象里,他倆上中學的時候就認識了,一直到現在,他們倆還是一有時間就會聚到一起。
他們倆都是養鴿子的高手,平時的愛好都一樣,我從來沒有看到過,誰能有這么合適的朋友。我還記得,小時候,阿星哥上學的時候總會來我家找我哥一起去上學,放學也都是一起回家,更絕的是,阿星哥不上學后,沒幾天我哥也都把書本撕了,沒辦法,我哥也不上學了。我媽那時候就說他倆,好的跟影子一樣。我也記不清我媽當時是笑著,還是怒著。
他們倆的關系實在是太好,阿星哥就像是我的家人,有時,我甚至嫉妒他們倆這么好。那時候,我哥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一只特別好的信鴿,每天他都會把鴿子拿在手上,用手撫摸著,細細端詳一般,然后止不住的贊嘆一番,這鴿子,真漂亮!還明令禁止我,不要碰。我覺得委屈,就斜著眼睛,朝他呸了一聲,我才不稀罕呢!
我對鴿子真的沒有什么興趣,所以,充其量就是跑到鴿子籠跟前去瞧瞧,這只鴿子怎么就讓我哥這么喜歡。瞧半天我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慢慢的,我就忘了那只鴿子。
有一天,我哥把那只鴿子抓到一個籠子里,提著就往外走,我問他要干嘛去,他就急匆匆的回頭和我說到,我給阿星拿過去。看著他匆匆走出家門的背影,我突然有了一種失落的感覺。
我對鴿子沒興趣,也不在乎那只鴿子,我只是覺得我哥對阿星哥比對我還好,而我,才是那個和他有血緣關系的親弟弟啊。
我哥回來后,我撅著嘴,帶著哭腔問他,為什么那只鴿子你都不讓我摸,卻送給了阿星哥。我哥瞪著眼睛,緊鎖著他的眉毛,對我吼道,滾一邊去,你知道個屁!
那時候,在我的心里,最親密的關系就應該是家人之間的關系,對別人再好,也不能超過自己的家人。其實,我知道,我哥也疼我,我只是不愿意看到他對別人也那么好。
慢慢的,我也長大了,有了自己可以交心的朋友,我才發現,原來感情這東西真是有差別的,不是哪個關系重要不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對待每種關系的方式不同。比如朋友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親人之間。每種關系都有他特定的磁場。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我的心里,把朋友的位置放到了各種關系的第一位,甚至超過了家人的位置,那個時候,朋友是最重要的,而家人,在我看來甚至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
在朋友面前,我熱情,幽默,想把我所有的好都讓朋友知道,我可以為朋友付出一切,對待朋友我小心翼翼,生怕因為我的過錯,從而失去朋友。我一直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我害怕失去任何東西,唯獨我最不怕失去的就是家人,我把家人放到了最后的地方,甚至很多時候我都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
在我父親面前,我簡直變了一個人,我自私,暴躁,甚至無理取鬧,有時一言不合,我就會和父親爭吵起來,甚至大聲怒斥他的種種。而父親也是個脾氣極其暴躁的人,面對我的暴怒,父親也會以暴制暴,所以很多時候,只要我們父子倆在一起,就有停不下來的爭吵,很多時候,我都會抱怨,為什么我會生長在 這樣一個家庭。
之前,我一直認為我和父親之間的爭吵,主要是因為我青春期的荷爾蒙分泌不平衡所導致。以為只要過了這個時期,我就可以改變和父親之間僵硬的關系。再說了,誰沒有過一個叛逆的青春。
后來,我長大了,也發生了很多事,之前我一直想離開的父親,卻再也不可能離開他了,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一個帶病之軀,脾氣會有所收斂,我和父親的關系會有實質性的改變。
可一無所有的我,還是會和父親有激烈的爭吵,我還是那個我,而父親似乎也沒有因為我是一個不能自理的病人有所改變。除了爭吵,還是爭吵,好像們父子之間如果少了爭吵,就不是我們倆了。
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知道我離不開父親,卻還是一直傷害他。我真的愛他,在乎他,卻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傷害他。
人們都說,“愛之深,責之切”,我們習慣了用言辭激烈的話語指責家人,還總是以“愛”的名義,難道,你所說的愛一定要用傷害的方式來表達嗎。想想小時候,我們調皮搗蛋搞破壞的時候,總是被父母大聲呵斥,甚至大打出手,每次我們哭得像個淚人,父母總是用一種高傲的姿態,告訴我們,這是為你好。可是,你要真的為我們好,可不可以換個方式,不要讓我們膽顫心驚。
再想想,當我們長大成人,能獨當一面的時候,父母在我們眼里就成了孩子。所以看到父母在朋友圈里轉發各種虛假的養生保健的文章,看到父母沉溺于參加各種保健品促銷的活動,我們總是用不耐煩的聲音,甚至用嚴厲的口氣去聲討父母,說什么為了你好,為了不被騙,可每當看到父母委屈的表情,誰又能說這不是對父母的傷害呢?
前段時間,一個視頻網站做了一個小測試,讓父母和他們的子女互相對視一分鐘,這聽上去好像是一個很容易完成的事情,可讓人們想不到的是,這二十對父女或母子沒有一對能堅持到最后,有很多都沒堅持到十幾秒,就轉過身去,還有一些,兩個人看著看著眼淚就流了出來。父母和兒女之間確實某種特殊的磁場,就像我們都知道父母和子女之間都彼此愛著,卻從來都說不出那句,我愛你。
我們總是形容和家人之間良好的關系為“像朋友那樣”,在大多數人的眼里,家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比朋友之間更加親密,可我們卻不能像處理朋友關系那樣處理與家人的關系。不善表達,害怕尷尬,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可我覺得,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自己家人人那里有十足的安全感,不會擔心家人會離開我們。
慢慢的,這就變成了我們對他們的不在乎,我們總是以愛的名義,綁架我們的家人,好像每次的怒火中燒,都是為了他們好,可你要知道,愛是愛,傷害是傷害,這兩者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我們都知道家人一直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可我們總是用最疏遠的方式處理和他們的關系,真希望在面對自己家人的時候,能換一種方式,我們當然要愛他們,但千萬別用傷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