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目的:從興趣出發,通過分析產品運營策略及功能設計等方面深入了解開眼作為短視頻聚合平臺,用戶留存量高的原因,并以此作為了解短視頻行業的入口,加深對短視頻行業的理解。
體驗產品:每日開眼(普通版)3.8.0
系統環境:iOS 10.0.2
體驗時間:5/20—7/27
一、行業背景
短視頻起始時間早,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其提供了技術支持。但移動互聯網早期,用戶習慣和使用場景仍不成熟,沒有形成規模化的市場。2013年短視頻漸漸有了頭角,快手、美拍等的成熟出現帶動行業的發展。2016-2017年是短視頻行業爆發的一年,BAT、科技巨頭等都布局該行業,騰訊3.5億投資快手,阿里系中土豆改頭換面,定位在UGC短視頻社交,百度的人人視頻也加入短視頻元素。微博推出“微博故事”,使其今年Q1利潤暴漲560%。今日頭條孵化西瓜視頻、抖音短視頻和火山小視頻,從三個方面邁入短視頻行業。
據比達咨詢統計,2017年第2季度短視頻行業用戶規模達到1.43億,相比上一季度增長6.1%,增長率穩中有升。這得益于今年行業資本及各平臺對內容生產者的高額補貼支持,促進優質內容產出,從而加強了對新老短視頻用戶的吸引力。
根據產品定位及內容的不同,可以將市面上的短視頻產品劃分為三類:工具類產品、短視頻聚合平臺和短視頻綜合平臺。本文主要研究對象——每日開眼,屬于短視頻聚合平臺。
二、產品概況
每日開眼是豌豆莢旗下的一款視頻推薦類應用,發布于2015年,每日推薦5-10條精選視頻,每條視頻時長為15分鐘以內,大多數控制在6min以內,內容以國內外優質短視頻為主,覆蓋創意、運動、音樂等19個分類。目前開眼與國內的230多家視頻生產企業或個人達成了版權協議,與國外知名青年文化平臺VICE等達成了合作。2016年月活躍用戶達到300萬。與西瓜視頻等頭部視頻聚合平臺相比,開眼的用戶體量不多,但其憑借優質的內容吸引力,使得用戶對產品忠誠度和留存率高。
數據來源:極光大數據
三、產品分析
(1)運營策略分析
(2)盈利方式
目前,開眼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廣告,包括兩方面,一是廣告主投放短視頻或活動在平臺,二是作為平臺,搭建廣告需求方和內容生產者之間的橋梁,賺取傭金。
目前,開眼的盈利模式比較單一。觀察其他同類產品,盈利方式除廣告變現之外,有付費訂閱、開通打賞等方式,這些都暫不適合開眼。廣告分為Feeds流和貼片廣告,前者已經涉及,而貼片廣告在短視頻以秒計算的播放時長中投放效果,需仔細斟酌驗證。
(3)產品設計分析
1、戰略層
消費升級的形勢下,部分消費者對物質、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買東西要看品質,看視頻要突出內容質量。開眼,即大開眼界之意。產品以優質精選內容“出位”,目標用戶主要是19-35歲,即以80、90后為主,屬于目前互聯網的主流群體,他們對互聯網事物接受程度較高,同時思想較為成熟,喜歡發現分享新鮮事物,更傾向于消費有意思的視頻,對市面上低俗、無養的內容較為抗拒。
用戶劃分:
19-25歲該年齡段主要是在校大學生,如剛出籠的小鳥,喜歡新穎個性有趣的事物,渴望了解和探索未知的世界。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對短視頻的質量和內容有一定的要求,有較為強烈的社交欲望;25歲-35歲多數為剛步入社會的職場人,工作生活節奏快,碎片化情況比較嚴重。希望在碎片化的休息時間里放松娛樂,但不愿浪費時間在泡沫劇上,希望利用碎片化時間開拓視野,把時間浪費在無用且美好的事物上
需求分析:
基本需求:獲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且質量參差不齊,希望在最快的時間內獲取我感興趣的短視頻內容;視頻內容優質、畫質質量較高
期望需求:通過短視頻了解到新事物,認識有趣的人,開拓眼界獲取知識;產品純粹,推薦的視頻大多數都是我感興趣的
2、范圍層
開眼作為一款短視頻聚合平臺,最重要的部分是平臺內容分發機制,這是所有內容聚合平臺的關鍵點,如何讓用戶在最少的操作步驟、最短的時間觸達其內容G點。
開眼通過兩方面來做:一是把控內容關,二是運用好數據關。把控內容關是人工+機器的方式嚴格每條視頻質量,每日只推薦5-10條視頻,數量不多但卻優質。優質的內容和克制的推送有利于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將每日精選的視頻在首頁呈現,滿足新老用戶對新內容的瀏覽需求。其次,數據關結合用戶行為數據和視頻靜態標簽數據,通過算法匹配分發,盡可能使推薦的視頻是其感興趣的新內容,提高用戶粘性。除了推薦機制外,開眼通過熱門分類、排行榜及推薦作者等方式,讓用戶自己發現內容,與產品目標大開眼界契合。
3、結構層
開眼定位為內容聚合平臺,產品結構清晰易操作,導航采用底部Tab導航欄的形式,包含“首頁”、“發現”、“關注”、“我的”四個標簽。首先,用戶普遍缺乏耐心,產品設計需要讓用戶以最少的學習成本和最快的速度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基于此種考慮,開眼將每日新視頻和精選視頻放在首頁首屏,用戶打開頁面就能盡可能多地接觸內容,有利于提高用戶點擊轉化率。底部導航欄中發現標簽排在關注前面,說明開眼更想讓用戶在平臺中發現探索找到新內容,而不以已關注的內容和分類去約束用戶探索。同時開眼通過發布近期熱門、最新發布、排行榜以及推薦作者的方式幫助用戶“發現”,而與所關注內容完全分離,再次說明其用意,契合產品的目標,更好的滿足用戶想在平臺內大開眼界的需求。
4、框架層
首頁
首頁是用戶接觸產品的第一步,設計上應開門見山地向用戶展示產品特色,最大限度吸引用戶,提高轉化率,特別是首頁首屏更為重要。開眼用首屏一半的板塊面積突出展示當日新視頻,使用戶打開產品就被大版面且精美的視頻封面吸引。每條視頻都采用橫向滿屏的方式展示,盡可能充分的展示內容的同時吸引用戶注意力,刺激瀏覽行為發生。除了每日新視頻之外,首頁其余版面基于用戶訂閱的類別以及熱門專題展示相關精選視頻,目的是讓用戶發現更多內容。可以認為用戶消費的內容越多,越有可能接觸到感興趣的內容,轉化為有效用戶的可能性越大。當用戶滑動速度大于某一閾值時,產品判定用戶未找到內容,則會在底部通過Toast的方式提示刷新,小提示顯示出細致的考慮。
發現
發現頁面目的是讓用戶在平臺上發現更多新鮮內容,其功能設計完全與用戶已關注的內容分隔,更好地與頁面設計目的呼應。發現頁面通過二級導航設有熱門、分類、作者三大類。熱門位于二級導航的首位,向用戶展示平臺熱門的視頻以及最新發布的內容,在該頁面留有大版面來展示最新內容,提高新內容被發現消費的概率,是對內容生產者的激勵,有助于提高生產者的積極性,同時也保證新內容不因缺少瀏覽量而被埋沒。分類和作者標簽頁面分別通過展示平臺上內容的分類以及作者,實現用戶在平臺上多角度探索發現感興趣的內容。
建議:
●熱門頁面中,將排行榜的優先級提高,將周、月、總三個排行榜入口縮減至同一個放置在頁面頂部輪播圖中,提高熱門內容曝光率;
關注
關注頁面展示用戶已關注作者的作品或者訂閱類別的作品,按照發布時間順序排列。在關注列表中會穿插一些推薦視頻,并采用水平泳道橫向滑動的交互方式展示,目的還是讓用戶“發現”新內容,契合產品目標。
建議:
在關注頁面設置二級導航,設有動態、分類兩個標簽,默認進入動態頁面。動態頁面采用timeline的形式,生產者以發布朋友圈的形式發布作品,有利于拉近用戶與內容生產者以及平臺間的關系,用戶像在刷朋友圈那樣刷視頻,默認當前頁面自動播放,不是跳轉到小屏頁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契合關注頁面的目的,讓用戶留在關系網中看關注人的動態,與發現頁面的目的區分開來。
播放頁面
這是我認為開眼做的比較好的地方。用戶點擊播放視頻默認小屏幕播放,該頁面可以看到視頻相關的數據,如點贊、評論等以及相關視頻推薦。相關推薦是基于對視頻內容的深度聯系,用戶點擊某個視頻默認他對此類視頻內容感興趣,以此作為推薦基礎,準確率更高,這也是開眼用戶留存率高的原因之一。用戶點擊全屏播放時則突出分享按鍵,鼓勵用戶將視頻分享至社交平臺上,引流拉新用戶。
5、表現層
總體而言,開眼的UI設計風格偏向于歐美中性風格,交互方式簡潔易操作。打開產品進入首頁,橫向滿屏最大限度向用戶傳遞視頻內容,有助于提高用戶點擊視頻的轉化率。配色上以白灰為產品主色調,契合用戶來這邊的目的:忙完一天的工作或學習,希望在碎片化休閑時間內放松娛樂,過多的按鈕或繁雜的界面設計會加劇用戶的使用成本和心理負擔,相反干凈簡約化的設計對用戶來說是難得的,間接促進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和忠誠度。
四、總結與思考
短視頻與直播不同,是視頻化的圖文,不是對過去圖文傳播介質的取代和顛覆,而是迭代和升級。短視頻契合現代人碎片化嚴重的工作生活特點。
開眼產品定位優質短視頻聚合平臺,仍然是“內容為王”,優質的視頻內容是其吸引用戶前來的主要原因之一。內容會涉及內容供應鏈,涉及版權問題。開眼平臺內容絕大多數屬于PGC或PUGC,內容易被人復制甚至超越,較難形成產品壁壘,因此開眼需要探索其他可持續發展的產品特色,以此提高用戶粘性和轉化。其次,開眼的變現模式單一,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這是短視頻行業面對的一個相同問題。
如果我是PM,除了以上提出的建議外,我會:
●內容端繼續開源。拓寬內容來源渠道,引入高質量UGC,維持或提高總體視頻質量;
●探索新玩法,以建立用戶間的弱社交關系網形成產品獨特壁壘,增強用戶對平臺的粘性。新增個人動態墻功能,鼓勵用戶將有意思的視頻分享到動態中并寫上自己的感想。關注頁面的動態標簽按發布時間順序展示用戶所關注人的動態,包括內容生產者和平臺普通用戶。構建陌生人弱社交關系,讓用戶在平臺上有所輸出,提高用戶忠誠度和粘性,有利于變現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