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一篇《月亮與六便士》的觀后感,沒有分享出來,倒不是觀點偏激,只是在看了網絡上的評論們之后突發一種“海內無知己”的感慨,或許這就是我要去“海外”工作的原因吧!(大誤)
最近真的很輕松,除了莞城依舊難捱的熱,似乎已經開始適應了這種生活。每天按時上下班,閑來無事就給人畫畫餅,再吃一吃別人的餅,這一天就過去了。這倒讓我有了額外的時間,去想一想,去做一做。可是這種循環又滋生了惰性,很多東西不能付諸實踐其實內心是非常后悔和遺憾的。
其實人都是一個矛盾體,但是我的正負能量在相互吸引即將中和之際卻戛然而止,它們相視而笑,默契地成為了彼此的極限。這種感覺不是空穴來風,這就像是一個重視知識產權,卻一直在用破解版聽歌App的人,對,這就是我的真實寫照。每天似乎都很開心,每天似乎又都很不開心,我不認為這種迷茫將會成為一份財富,反而有些懼怕它衍進成一種更糟糕的負面心態。
說到怕,總有事情比狗更可怕。而現在的生活就像是在與一只野狗斗智斗勇,正當自己為躲開了它而沾沾自喜的時候,野狗卻突然閃現過來,儒雅地對著我吟了一首詩。是的,這個過程很迷,所以它的背后其實是毫無邏輯可言的——又有誰知道這野狗竟然是一個詩人呢?哦不,是詩犬。
面對著這只詩犬,在腦海中掠過了很多種可能,但是最后我卻選擇和它對起詩來,真不愧是個“邏輯鬼才”。
說實話,解決的方案其實是很明確的,直白的表達出來就是:直視內心,干就完了。我的內心,定然是兇狠的,因為懼怕,但如果就這么去做,那么被我驅逐走的或許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只會念詩的狗了。但無論如何,對詩其實是極其不明智的,與其說是為了暫時留下這只詩犬,不如說是無法遵從自己的內心,一味地拖沓注定了一事無成??墒瞧@種拖延就是我自己的選擇。
其實這是只真正聰明的狗,因為它動動嘴就聚焦到了邏輯,而我們之所以看不見,是因為我們不相信會存在這樣的一只詩犬。先相信,再看見,這是今天學到的一線生存法則,這里同樣適用。而我卻是信了,但不敢看,因為我怕狗。
當然,如果我把它歸咎于雙魚座的通病,相信就算是那只詩犬也是不同意的。千言萬語化作兩個字——“算了”,就這樣吧,還是在它念詩的時候徑直走過去,轉念一想,我出行的本來原因,也不是來聽一只狗念詩的。一個注定達不到的目的地,一只千載難逢的詩犬,就像是小王子一樣,我對玫瑰沒有那樣的渴望,同樣也不能對狐貍敞開心扉。想起《士兵突擊》里面七連長的那句話:“通常這早熟的人都晚熟,驕傲的人又很急性”,這就是我現在處境所謂的cause了,而成才的那句話卻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我要回去尋找我的枝枝蔓蔓了”。
可惜,浮躁的我仍然尋不到答案。
最后說一個無關的話題......想了想,的確沒什么聯系,算了,就不說了。道路注定是孤獨的,所以與其去期待一只會念詩的狗,還不如去拉丁美洲賣紅薯。
(不得不問一下,我這個是不是一篇散文呢?因為它真的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