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的路越走越簡單,簡單的路越走越困難。
我們每個人都是24小時,你也過一天我也過一天,好像沒什么區別。事實別非如此。
比如你一天什么都不干算過一天,也可以思考一整天,這樣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為什么我們總說心理年齡這個詞呢?
因為有些人想得很多。
多想的這部分時間,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暗時間。
這里的想,不是指思念的想,也不是白日做夢的想,特定指的是有效運轉大腦的時間。
所以,問題就來了,我們要怎樣有效地想呢?
一、該如何有效學習和利用時間的三個原因
1理智大腦和情感大腦的作戰
首先,你得感激一下千百年來人類大腦的進化。大腦表面是各種溝,彎彎曲曲,有利于人們可以深入地思考。
但不幸的是,我們還沒有適應這些東西,我們的潛意識還跟不上我們創造的東西。為什么這么說呢?
舉個栗子,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張家界的玻璃棧道,那些走上去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腿軟的。但說明里早就說了,這個玻璃很特殊,子彈都打不穿,所以,你為什么還要瑟瑟發抖呢?
因為,盡管我們從理智上接受了安全這個概念,但是我們的感覺,并沒有跟得上理智。
感覺還是停留在我們剛剛成為人類的時候,感覺會本能告訴你,這個高,危險啊,這個危險信號一響,你就被控制了,所以你就會腿軟,不扶點東西,就站不起來。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大腦接受安全這部分的,叫理智大腦,給你下紅燈,發危險信號的,叫情感大腦。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理智大腦和情感大腦打架的時候,就好像上面說的玻璃棧道,打架的結果往往是,你的理智大腦輸給了你的情感大腦,最后你會在原地瑟瑟發抖,站不起來。
不知道這個栗子你明白了沒有?沒有的話我們再舉個栗子。
有的時候你明明有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要干,但是現在呢就是不想做。明明這個清單就在眼前,你還是想要再拖一會兒。
這種情況,就是你的情感大腦又一次戰勝了你的理智大腦。
那為什么有事情要做也會在這個情感大腦的控制范圍里面呢?
因為我們目光短淺。
你的理智大腦很聰明,它明白這個事情應該馬上做,而且結果會在一個月左右顯現出來,但是你的情感大腦很膚淺,可能對于一天之外的事情,都看不明白。
所以,當你的理智大腦告訴你,現在要做什么事了,情感大腦就會在一邊說,哎呀,這個事情挺麻煩,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要不我們先找個樂子happy一下吧。
所以理智大腦和情感大腦打架,有些人理智大腦會贏,但很多人,都會聽從情感大腦的安排。
2工作切換,浪費時間
下面說一下第二個影響,我們有效利用時間的是什么呢?
是切換狀態的時間。
我們大腦,切換做一件事和另一件事是需要時間的。換句話說,我們去工作,是需要狀態的,而進入狀態,也需要時間。
具體一點,比如我在電腦上去處理一些公司的文件,你感覺到有點累,于是,好吧,我們刷一會兒朋友圈。
那你工作了一個小時只刷了十分鐘的帖子,但是等你回到工作的狀態,你還需要十五分鐘重新進入工作狀態,那這樣的話,你算一算,你十分鐘休息,十五分鐘進入狀態,實際上,你浪費了二十五分鐘的時間。
有人可能會說,怎么會,我這切換狀態的時間很快的,但你仔細想一想,就像我現在寫一篇文章,或者在看一本書,我暫停了十幾分鐘,回來以后你覺得我還可以像之前一樣拿筆就寫嗎?而看的那本書,我回來以后不也得回顧一下之前的內容才能接著往下看嗎?
這些,都是切換工作的時間。而這些時間,都偷偷地消耗了我們很多有用的時間。
同樣的一份工作,為什么有的人做的快,有的人做的慢呢?就是因為有的人保持工作狀態的時間較長,但有的人,做一會工作,就干一會別的,緩和一下,吃吃東西,看看電影,看起來消耗的時間不長,但暗中消耗的時間呢,卻非常多。
3為自己找理由
影響我們時間的呢,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就是偏見。其實,就是找理由。
怎么理解呢?咱們舉個栗子。
你在工作做完的時候,實在是不想做了,覺得工作太多了,這時候,你的腦子里是不是立馬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會蹦出來,你會想,我最近身體不好,還是要早點休息的;一直這么工作也沒有效率,要不我們看個電影,緩解一下吧。或者說,肚子餓了,也干不了活,先吃點東西吧。
你看,這些理由聽起來也沒什么問題,其實也有很正常的,人餓了總要吃東西吧,人累了總要休息吧,一直這么干也沒有效率。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可能是你的大腦在騙你呢?
前面說了,我們的理智大腦和情感大腦在很多問題上都會打的不可開交,但是畢竟,人只有一個大腦,所以不管哪一方勝利,最后都會會合起來為勝利的一方服務。
比如你本來很不想工作,但你強迫自己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后,好像也沒有剛才想的那么累了。這就是理智大腦戰勝了情感大腦,情感大腦也就抑制住了自己,這個大腦開始為我們的目的服務。
反過來,如果要是情感大腦戰勝了理智大腦,理智大腦就開始為情感大腦服務,不想干活這個念頭就占據了上風。
于是我們的理智大腦,就為不想干活這個事,一定要找一個理論基礎。所以我們剛才提到的,肚子餓了,早點休息就是很好的理由,來說服你達到目的。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來改變自己呢?
解決方法也有。
比如在理智大腦和情感大腦作戰時,你多支持一下理智大腦,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時,強迫自己,堅持下去。
那有沒有更具體的解決方案呢?
1設立進度條
舉個簡單的栗子,很多人都喜歡玩電腦游戲,那你有沒有想過,電腦游戲有什么地方吸引你呢?如果你喜歡玩,你應該可以給出很多理由,比方說可以成為武林高手,可以遠離現實做很多現實中做不了的事,減壓等。
但是,作者認為,電腦游戲最吸引我們的原因,是它能給我們帶來成就感。
我們都知道,成就感,在人的需求當中,屬于最高級的自我實現需求。
在工作,學習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實現我們的自我實現需求,而在游戲里,我們實現自我滿足更加直觀。
什么意思呢?
大家應該知道王者榮耀這款游戲,每一場排位游戲,你贏了就會多一顆星,輸了就少一顆星,贏的次數也多,段位也就越高,從小目標逐漸累積大目標,非常直觀。
再比如考雅思托福,你每天可能都要抽一兩個小時來背單詞,而且要準備一兩年,不斷地努力卻看不到希望,這個時候你的情感大腦就會出來說,艾,不然我們還是去找點樂子好了。
所以,有階段的目標,再到一個大目標的實現,你是不是更樂在其中呢?
2減少任務切換
如果你長時間地對一件事保持專注,說不定,在意外的時間,方案也會自己出現。
這話怎么理解呢?咱們舉個栗子。
我們高中都背過元素周期表,所以我們知道門捷列夫一開始建立元素周期表時,有些元素并沒有被發現。
門捷列夫就給未知元素留了位置。這么難的工作壓力和環境下,門捷列夫也熬不住了,一天終于睡著了,夢里呢他還想著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終于讓他想到了正確的排列方法。結果他突然驚醒,寫出來夢里的元素周期表,稍加改動,就成了我們今天用的元素周期表。
所以,我們處理問題的時候,長時間的保持專注,就會讓我們的大腦保持興奮,處理問題的速度就會快上許多。
3減少切換狀態的預熱狀態
想象一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有一天呢,你想出門,但不記得自己的鑰匙放哪兒了,要怎么想起來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想一想自己最后拿鑰匙的經歷,按照原來的模樣再想一遍,那你很快就會想起來鑰匙放哪兒了。
這個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本身不記得這個事情,但是當時的環境,背景啊大腦還記得。所以只要我們處于相同的環境下,這些輔助因素,就會幫我們想起整件事情。
利用大腦的這個特點,當我們被一些事情打斷手頭的工作時,先想一下當時的場外因素是什么呢?
而大腦也會因這樣的行為更快地激活狀態。
4自己動手,堅持下去
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點。聽上去好像沒什么用,但這確實是解決方案的核心觀點。快劃重點!
比如我們有時遇到可做可不做的時候,會突然不想干了,或者我們遇到很多復雜情況的時候也會選擇走捷徑,這么做,也沒什么不好的。或許還能省時間,但這么做,卻會讓我們失去把事情做的更快的機會。
是不是有點迷糊?
不是說節省時間嗎?怎么又延長時間了?
因為,有些時候,我們要完成一個目標而為此要查的信息和付出的思考,可能要遠遠超過結果。
比如說你想要和一個外國人交流,那你學英語一定比要找一個翻譯軟件要麻煩的多。而用翻譯軟件時,你完全可以簡單和外國人交流,而你費勁學了英語之后,你不僅可以簡單和老外交流,你還可以閱讀英語文章,或者刷刷美劇。哈哈,想一想還美滋滋
所以,當你為一個目的付出過多,但這付出的過多,好處會在實現另外一個目的的時候顯現出來,讓你更快地完成來一個目標。
堅持下去,你不僅僅做事快了很多,同時也能做更多的事,這就是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好處。
5把想法寫下來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和讀書時記筆記是一個道理。
就如同前面提到的,當你長時間保持專注時,很多靈感和創意會不自覺地蹦出來。那如何處理那些靈感和創意呢?
你就可以立即用筆記下來,工作的困難,學習的煩惱等,記的時候你也會發現很多新的想法會冒出來。
寫成文字,當你再去看時,可能就會發現怎么和你現在想的不一樣。新想法和舊想法產生矛盾,你可以都寫下來,慢慢思考,和自己討論,發現那些地方還不成熟,就會有新的領悟。
三、如何建立核心競爭力
什么是核心競爭力呢?
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個人執行,知識,經驗這三方面的組合。
每個行業都有上百萬的聰明人,那這些聰明人彼此之間的區別又在哪呢?
是更聰明?還是更富有?這些都不是。
在于你身上有沒有獨特的個性,背景,知識和經驗的組合。如果有這樣的組合,那它應該符合這樣三個特點:
這種組合絕無僅有,同事和你干不到一起。
這種組合在實踐里是有價值的,不會紙上談兵。
這種組合有一個可發展點。
這些都顯得比較抽象,有沒有具體一點的呢?
有。
1成為領域專家
你的專業技能越高,比如醫生,不可替代性就越強。
2培養跨領域技能
比方我寫文章寫的比較好,那如果我學一點編劇的知識,是不是可以寫出更好的故事?
所以提升一下領域之外的技能,對你成為本領域的大神也是很有幫助的。
3持續的學習能力
這個非常重要,可以有空多聽聽得到,喜馬拉雅等音頻,里面有很多學習方法。
4性格要素與個人經歷有一定關系
就像年輕時多去旅游,交一些朋友,你可能會更加樂觀。
總結一下,時間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你怎么樣利用時間,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
困難的路越走越簡單,簡單的路越走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