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最簡單的照相機,無非就是
- 一個不透光的盒子
- 在盒子的一面開一個允許光線通過的針孔
- 將一張感光膠片放在對著針孔的那一面
那鏡頭呢?鏡頭會解決這些問題:
- 箭頭能匯聚光束,可以在膠片上產生清晰的影像
- 鏡頭能接納大量的光線,只需若干分之一秒這樣短的時間即可獲得恰當的曝光。
在了解鏡頭的類型時需要先了解與鏡頭相關的特性,
什么是鏡頭速度? 一個鏡頭一般用什么參數來表示鏡頭速度?
鏡頭的速度是指特定的鏡頭在特定時間內所能傳送的光量是多少。傳送光量多的被稱為快鏡頭,傳送光量相當少的鏡頭則被稱為慢鏡頭。
正如我們所知,鏡頭的速度是指傳送光線的能力。如果我們不希望鏡頭接納最大的光量,就需要一種減少通過鏡頭光量的方法。我們是利用改變鏡頭光圈大小的方法來達到這一目的的,光圈就是由可變葉片組在鏡頭中央產生的圓孔。
光圈就好比是水龍頭。如果把它開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線進入;如果把它關小,就只會進入少量的光線。
什么是f制光圈? f制光圈之前的關系是什么?
鏡頭光圈的大小可以用一個諸如f/1.2,f/8,f/16…的數字表示,稱之為f值。f值越小,鏡頭光圈越大。
f值完整的序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這些變化的光圈數字之間的變化有個規律:每個數字大約都是向前數兩級所對應的那個數字的兩倍,即
1…2…4…8…16…32…64
1.4…2.8…5.6…11…22…44
什么是焦距? 光圈和焦距的關系是什么?
鏡頭的焦距基本上就是從鏡頭的中心點到形成清晰影像膠皮平面或數碼ccd之間的距離。鏡頭的焦距決定了該鏡頭拍攝的被攝體在膠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
在攝影中,我們不能僅僅對進入照相機的光量多少感興趣,我們真正關心的是到達膠片或CCD的光量究竟有多少。這將部分取決于鏡頭至膠片的距離長短。鏡頭距膠片或CCD越近,到達膠片或CCD的光線越強,反之,則越弱。
人們可能還會想到,改變到達膠片光量的另一種方法,就是改變同只鏡頭的光圈大小,光圈越大,到達膠片的光量就會越多。
那么每次拍照時都要同時考慮焦距和光圈嗎?并不是,f值體系已經把兩個變量綜合成了一個簡單的數字。例如,f/8的光圈就代表到達膠片的一個確定的光量。這一數字已經把鏡頭的焦距和光圈的大小兩項因素考慮在內了。任何兩只將光圈設置為f/8的鏡頭,它們讓膠片所接納的光量都是完全相等的。
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鏡頭的種類吧:
標準鏡頭、廣角鏡頭和遠攝鏡頭
何為標準鏡頭,通俗來說,就是用標準鏡頭拍攝時,人們觀看一個場景時所能清晰看到的區域與標準鏡頭所得到的大致是一樣的,其結果不是特別的廣角,也不是特別的遠攝。覆蓋更大像場的鏡頭就是就被稱為廣角鏡頭,覆蓋較窄像場的鏡頭則被通俗地稱為遠攝鏡頭。
所謂“標準”鏡頭與不同膠片尺寸的對應關系如下:
膠片尺寸 | 標準鏡頭的焦距 |
---|---|
35mm | 50mm |
2 1/4英寸 X 2 1/4英寸 | 75mm |
4 英寸 X 4 英寸 | 150mm |
8 英寸 X 8 英寸 | 300mm |
(ps: 遠攝增距鏡,一個安裝在鏡頭和照相機機身之間的光學附件,它可以放大影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回影響影像的質量)
折反射鏡頭
折反射鏡頭是一種利用凹面的反光鏡增加影像大小的長焦距鏡頭。
折反光鏡頭的缺點:
- 不如同等的遠攝鏡頭成像清晰
- 折反射鏡頭沒有可變光圈
變焦鏡頭
小編初學攝影的時候就經常用變焦鏡頭,變焦鏡頭允許你在不更換鏡頭的情況下改變焦距。
變焦鏡頭的缺點:
- 價格昂貴,體積大
- 在調節到某一具體的焦距時,其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鏡頭成像清晰
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是一種可以非常接近被攝物體進行聚焦的鏡頭。微距鏡頭在膠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大小與被攝物體自身真是尺寸大致相等。
微距鏡頭對于拍攝小物體頗具價值,比如昆蟲、郵票等等。
魚眼鏡頭
魚眼鏡頭是一種焦距極短且視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鏡頭。16mm或焦距更短的鏡頭通常即可認為是魚眼鏡頭。
顯然,魚眼鏡頭是一種特殊效果鏡頭。
好了,今天知識的整理也就先到這了,希望對初始鏡頭相關知識的同行業余愛好者有所幫助。
源自 《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
整理 一個喜歡攝影的程序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