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是什么?
凡是遇到“……是什么?”這樣的疑問句,現代生活大多數人生活習慣是“www.baidu.com”,所以,百科概念陳列如下: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謂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們心中關于我們自己、別人、組織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并深受習慣思維、定勢思維、已有知識的局限。
心智模式這個名詞是由蘇格蘭心理學家Kenneth Craik 在1940 年代創造出來的,之后就被認知心理學家Johnson-Laird和認知科學家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975)、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所采用,并逐漸成為人機交互的常用名詞。
看完百科概念,很有趣。這和我之前對心智模式的想象很不一樣,它用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詞“故事”,去掉一些修飾詞“心智模式是我們心中的故事”,而且它深受思維和知識的局限。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是,這是人機交互的常用名詞。
所以,每個人的心智模式都是不一樣的。一千個心中可能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但絕對沒有一個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但是,一個機器人的心智模式,會按照芯片的設定去理解,或許,它眼中的哈姆雷特,最接近莎翁的。
人不是機器,但很多時候,卻可以向機器學習。因為,想太多,是沒有用的。
說起每個心中的故事,完全可以再造一座城樓。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皇帝,但是這個皇帝往往很受自己心里的小人指揮,而這個小人又受他過往的思維和已有的知識的捆綁。
強大的心智模式和普通人的心智模式,有什么區別?
前段時間網上很流行的有一個小目標的“首富公公”,還有有一張日程表在朋友圈瘋傳。引起瘋傳的原因很簡單,常人的心智模式,理解不了這個富翁。路人a: 臥槽,已經這么有錢了,怎么還這樣苛待自己,全天沒有任何享樂的時光,大保健都木有,干嘛這樣逼自己。
路人b: 首富都這樣努力了,我也要抓緊時間,嚴格要求自己,完成目標,努力工作。
而他本人是怎么想的呢?面對全民的狂歡,或許,他什么感覺都沒有,因為這些在他看來,這就是我的日常,沒什么可值得驚訝的。
細數那些厲害的人物,無一不是心智模式超強的人。自律近乎于苛刻。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聯想一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那些真正優秀的人物,無一不是自律到自虐的。當然,自虐是有時候是我們的意淫。因為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自律所帶來的快樂,是沒有感受過的人無法理解的。
那么怎么用好我們的心智模式呢?學霸??老司機給出了一個答案:當它不存在!
不要給大腦商量的機會,兩個小人一開始打架,你就輸了。懶惰的小人總有無數個招數能讓理智的小人讓步。這就要設置自己的激勵機制,并以原則導向。
關于用好心智模式的老司機四大原則:得一,??,無情,倒逼。
得一:我們不能什么都想要
??:兔子跑的快,一個蘿卜拔不動就換下一個,烏龜是那個跑的最慢,但活的最久的。
無情:安得廣廈千萬間,先給自己蓋一間
倒逼:我的地盤我做主!加油,你是最胖的~~
關于起床,以前我的態度是:
關于起床,現在我的態度是:有意識醒了,那就睜眼,身體離開床。
一這樣做,所有的事情,都簡單多了。不去想,只去做。這就夠了。
而當你真的這樣做后,你會發現,自然醒來,真的比賴在床上,身體感受要舒服得多。
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在外面刮起東南西北風的時候,靜守自己的角落。悠然,自得。
開個腦洞:一對年情的男女,偶遇,目光交集。男生主動開口:你好萌啊~,女生大方回應:這不重要~,然后開啟一段不可描述……
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沒有那么多廢話了。這或許,也是最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