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買買買時代的行為經濟學》這本書的三個方面:損失厭惡心理、聚光燈效應和替代性報酬,來比對我們日常買買買的經濟學行為。
?????? 究竟是什么樣的心態,可以讓我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早餐吃一碗餛飩不改變。說的三百六十五天也許有點太夸張,但是大方向不變,除了偶爾來不及買個蒸餃打包之外,幾乎每天如此。我習慣每天早上到樓下的沙縣小吃點一碗水煮餛飩,再加上少許辣椒油,吃個五分鐘,然后急匆匆趕到公交車站。餛飩店的老板都認識我了。
?????? 還有就是晚上下班后,我到離家不遠的一個桂林米粉店點上一個酸筍牛肉的桂林米粉套餐。那兒的老板也認識我了,對招呼我的新店員說,她呀,每天都是老樣子,不帶改變的。
?????? 確實,我吃一樣東西,可以連續吃上好久,直到下回聽到名字想吐為止。原來,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損失厭惡心理”。吃習慣了自己喜歡吃的,擔心點其他食物不喜歡而讓自己蒙受損失。
?????? 我以前去理發店理發,從來不看鏡子里的自己,我覺得鏡子里的自己一定是很丑的模樣。我讓理發師把長頭發剪短,換成男孩子的發型,我用余光感覺到鏡子里的自己是窘迫的,理發師也一定這樣認為,我就更不敢看了。剪發完畢,理發師通常會讓我看一下剪的幅度可以了嗎,頭發夠不夠短,還有哪些需要修剪的地方。我通常都會“行了行了”,趕緊付錢走人。我只有在回到家的時候才敢對著鏡子看一下頭發剪得如何?!鞍。≡瓉砑舻眠@么短啊,未免也太短了吧!”誰讓自己當初不盯著點呢,活該吃啞巴虧。我第二天去學校的時候也擔心被同學嘲笑自己的頭發剪的太短,事實上除了在一起玩耍的同學會注意到外,其他人根本就不會關心我頭發的長短問題。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聚光燈效應”。我們以為自己自帶光環,熠熠生輝,實際上自己真的沒有那么吸引別人的眼光。大家往往只是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罷了。其實最在意的,還是自己。
? ? ? 小朋友生病了最害怕的就是去醫院看醫生。醫生穿著白大褂,戴著白口罩,加上手中的一桿針,活生生一個大灰狼的形象。醫院的格調也是涼颼颼的冷色系,一點也不溫暖。小朋友去看病的感覺,就像小紅帽去看望森林里的狼外婆,想想就害怕。
? ? ? ? 現在有的兒童醫院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沉悶,把墻壁粉刷成小朋友都喜愛的五顏六色,上面有可愛的卡通形象。醫院里還專門設有動畫城堡、滑滑梯,醫生護士也變得和藹可親。小朋友去醫院再也不感覺是悲傷,而是一次愉快的體驗了,打針的過程還可以順便看動畫片呢。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替代性報酬”。小朋友不哭不鬧配合醫生看病,不僅家長省心,而且也為后面排隊的病人節省了等候的時間。營造了一個和諧舒適的看病環境。
??????? 以上三個經濟學理論給我的啟發是:我們在買買買的同時,通過所對應的買買買時代的經濟行為,讓我們重新建立理性的思維方式從而避免盲目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