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靈的焦灼》
霍夫米勒上尉是個獲得過女皇勛章的英勇騎兵,在他還是少尉霍夫米勒的時候,卻讓少女埃迪特,因他的怯懦和同情心尋了短見。
1913年,25歲的霍夫米勒從軍官學校畢業,駐扎在奧地利某騎兵部隊,機緣巧合結識了當地首富和其16歲的雙腿殘疾的女兒埃迪特。
心地善良、未經世故的霍夫米勒出于同情和被需要的興奮,每天完成軍營訓練后,便去看望這位被困在輪椅上的、活潑又焦躁的姑娘,更在姑娘父親強烈的盼女康復情緒作用下,夸大醫生對于姑娘雙腿可康復性的診斷。
當殘疾姑娘對霍夫米勒道破自己的愛慕時,霍夫米勒又驚又懼,想要逃跑,最終因擔心姑娘尋短見,在姑娘父親的央求下,假意與姑娘訂了婚。
然后他悔婚了,因為他無法忍受周圍人的嘲諷,一個有身份(雖然貧窮)的騎兵少尉,要和一位雙腿殘疾、父親做過投機生意的半猶太人血統姑娘結婚,“霍夫米勒為了錢連名譽都不要”,人們會講。對偏見的怯懦,輕而易舉擊敗了他對姑娘的同情,以及被同情掩蓋的愛意。
被毀婚的姑娘跳樓身亡,心懷愧疚的霍夫米勒逃入戰爭,用英勇作戰與心中的懦弱內疚抗衡……
在與這家人的交往中,霍夫米勒一再用善意的謊言給對方希望,謊言戳破后,視對方謊言為生活希望的姑娘走上絕路,一個同情心害死人的故事。
二、撲克牌游戲
遵從內心還是遵從習俗?
你和兩個朋友在玩“斗地主”的撲克牌游戲,你和A是平民,B是地主,你和A只要有一個人牌先出完就贏掉地主了,通常為了贏地主,兩個平民需要相互配合。現在三個人的牌如下:
你:五順加一個小王
A:兩張牌,可能是單個也可能是一對
B:剩下好幾張牌,有贏的可能
你該如何出牌?自己先走還是出張小牌讓隊友先走?當時的我做了一個錯誤的成全隊友的選擇,我拆掉了順子,讓隊友先走。結果,隊友手上是一對不能接我的單個,反倒讓地主一路接牌,贏得勝利。其實,我手上有順子有小王,完全應該分析形勢,通過自己走掉贏牌,而不是一股腦的寄希望于成全隊友贏牌。
這牌撲克給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不可不問青紅皂白用俗世價值給自己洗腦,諸如集體榮譽感、愛心等,在霍夫米勒的情況中,還包括同情心、善良等,某個決定讓自己感覺不對勁、違逆自己內心的時候,極有可能就是個有問題的決定。
三、謝爾蓋·布林和帕金森綜合癥
《心靈的焦灼》中的埃迪特情緒敏感、行為極端。還好世界上有更多理性的、冷靜的、不那么情緒化的人,他們把更多精力用于求知求真中,減少情緒上的精力消耗,看到更多,活的更久。
仍然記得《被谷歌》中謝爾蓋·布林對自己“在有生之年有更高可能患帕金森綜合癥”的公開宣布。
“這時佩奇打斷說,布林希望有10分鐘的時間和大家分享一些事情。布林跨步來到麥克風前,精確而客觀地陳述了他母親最近被診斷為帕金森綜合癥……”
“布林說他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閱讀了遺傳學期刊,搜尋與親戚共有的DNA片段。最后,他得知他與母親共同擁有G2019S基因突變。講述時他仿佛是在談論別人。這一發現的含義尚未得到明確的解讀,但清楚的是,他有‘比平常人明顯更高的概率在有生之年患上帕金森綜合癥’。布林聽起來像是一位科學家,斷定這種可能性‘在20%~80%之間,這取決于研究如何衡量’。布林說,這些了解讓他覺得‘很幸運’,在他生命早期發現這種基因突變,就可以通過鍛煉、避免攝取某些事物以及利用他的巨額財富支持進一步的研究,來降低患病的可能性。在座的聽眾沉默著,吃驚不已,布林最后說,‘這就是所有我想說的’,然后坐了下來。”
換成佩奇,我想他會做同樣的表述。他們是一類人,把每一個問題當作可研究的課題對待,做別人看來異想天開的事情,如奧萊塔評價,他們是“不知悔改的理想者”。永遠面對事實和真相,謊言在他們身上無法施展。
如果年輕的埃迪特能夠領略到這種用腦子做事情的樂趣,也是會找到活下去的欲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