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戰爭為何總是消滅不了?夫妻關系重要還是親子關系重要?本文從演變的角度分析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得出現代家族成員的關系是一種落后的社會關系,家族式組織關系正在逐漸瓦解。
在古代有2個現象值得重視。1.由于父權社會,女方處于被歧視地位。權力和財富集中在男性手中。2.生產力低下,生產關系單一,分工協作基于家庭式的小作坊。為了集中力量,往往一個家族成員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
基于以上兩點,古代家庭的權力和財富分配形成了極大不對稱。輩分最高的男性掌握最大的財權。所有家庭成員在他的管轄下勞動,獲得的收入由他統一分配。
這導致:1.長輩有絕對的權威。晚輩必須服從。因為長輩將權力牢牢掌握在手。晚輩不聽從被掃地出門就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2.權力和財富只傳子不傳女。女方一無所有,嫁到別家后沒權沒地位。女方更多充當著繁殖后代的工具。
我們看第一個問題,為何長輩需要絕對的權威?長輩和晚輩之間,誰是弱者?你可能說弱者當然是晚輩了。恰恰相反。真正的弱者是長輩。
隨著年齡的漸長,長輩的能力弱勢逐漸顯露,他必須通過不斷的攬權來維持自己的地位。如果權力喪失,也意味著財富的喪失。所以,長輩需要權力來進行控制,晚輩只有默默的忍受。
當然,長輩沒了權力,如何讓他們老有所依呢?用道德約束。子女必須孝順父母成為一種人人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不過,今天本文的話題和如何孝順老人無關,那是應該的。這里主要探討家庭的權變。
通過攬權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家庭地位在現代社會越來越行不通了?,F代社會是一個生產關系極其多樣的分工協作社會。每個人都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樣傍依著家族和長輩才能生存的更好,他們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和任何組織建立協作來獲得生存的權利。
于是,在現代社會,父母要想再利用權力來控制子女變得越來越難。這就是家族成員關系瓦解的第一個方面。子女逐步脫離家族關系,到外面尋找新的家庭和生活。特別是父親對兒子控制的瓦解,必然產生父子間的種種矛盾和負面情緒。
第二個問題,女性在家族中沒權沒地位,得不到男方的關心,她唯一的希望就是繼承財產的兒子。所以在以前,幫兒子奪權和壓迫與她爭兒子的兒媳成為了家常便飯。那時因為兒媳的權力沒婆婆大。所以被欺負是司空見慣。
但是,到了現代社會,女性地位上升,在家庭中開始充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妻子不是嫁到某個家族,而是和丈夫共同組織成一個平等協作的新家庭。這時,如果婆婆在自己家庭找不到安慰,仍然會糾纏兒子并壓迫兒媳,兒媳當然也不會示弱。新舊觀念導致現代婆媳大戰一觸即發。
婆媳之間權力的戰斗,電視里演得很精彩,很多觀眾都愛看。但都是在看中國人自己的笑話。婆婆介入到新的家庭中去干涉新家庭的生活,最后造成夫妻關系的不和,間接影響了夫妻工作和生活以及下一代。這樣的家庭能幸福嗎?
當夫妻關系長期不和,丈夫就投入到工作或其他什么地方去了。妻子又會全情投入到兒子一方,繼續培養出媽寶男。等到兒子長大,又去干涉兒子的私生活,與兒媳發生矛盾,繼續上演悲劇的輪回。
這樣的循環反應該如何終止呢?1.夫妻之間共同協作,和睦共處,互相信任,共同經營家庭。2.將家族成員關系再次打碎,父母一代與兒女一代的生活保持距離,不要妄加干涉。
做到了1,妻子和丈夫和諧的關系,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拉力,將妻子從眼里只有兒子的困局中拉出來,回到她應該有的正常家庭生活狀態中。使得2能夠達成。妻子不再糾纏兒子,就會減少兒子家庭的矛盾,推動1的關系和諧。這種惡性輪回就被打斷了。
如果你的家庭正在遭遇婆媳大戰,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人物不是婆媳大戰的女方,而是處于中間調解的男方。男方必須明白:1.婆媳之爭的根源是因你而起,你有責任解決這個矛盾。2.你的家庭是你和妻子的家庭。夫妻關系是決定家庭是否幸福最核心的關系。不該讓父母參與進來干涉家庭事務。也和婆媳因什么而爭吵,誰對誰錯無關。
當然,不是說父母沒有說話的權利,他們可以說,但只是建議。即使子女沒有采納父母的意見,也是子女自己的選擇,不應該埋怨。父母確實需要劃清自己家庭和子女家庭的界限??床磺暹@一點,中國式家庭的各種矛盾還會繼續上演。
也許這樣做父母會很痛心,但不這么做,無數代的每個人都會痛苦。對于父母,能講道理的講道理,能從其他方面進行情感補償的進行補償。有著血緣關系,怎么都能修復。
對于將來也會成為長輩的夫妻也要明白一個道理,孩子始終要離開你,去建立屬于他的新家庭。不要把你的家庭置于孩子的家庭之上,他們是獨立和平等的。你也不希望看到哪一天孩子對你說不要來干涉他的家庭,給你們的親子感情留下傷痕吧。
所以,中國式的家族關系組織方式正在社會化大分工社會下逐漸瓦解,看清了這個形勢,解決家庭沖突的方向就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