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閱讀不知道自己淺薄,其實,不寫作也不知道自己見識短淺。最近寫的文章多了,忽然覺得肚子里的墨水剩下的已經不多了,是時候補給補給了。
在多倫多這個異國他鄉,想找一本中文書,不簡單,但也沒有想象中難。輾轉兩地,終于尋得《圍城》一書。
埃里克森人生八個階段中,18歲到40歲這個早期成年階段的主題(virtue)是愛(Love),心理危機是親密vs孤獨(Intimacy vs isolation)。人在世界中是孤獨的,渴望一份愛也是情有可原。人間自有真情在,父母對子女的疼愛之情,男女之間的歡愉之情,朋友之間的惺惺相惜之情,無不令人動容。這個階段的情,猶以男女之情為甚。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人在生活中無法找到的東西,總喜歡通過閱讀書刊,幻想是書中男女主角,得以完成愿望。讀《圍城》的初衷,也不過如此。高中時曾讀過《圍城》,只可惜那時太小,沒讀通透,如今再讀,不能說讀通讀透,只能說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方鴻漸在《圍城》中,經歷了四段情。
第一段情,是在回國路上與鮑小姐的露水情緣。鮑小姐滿足了男人的一切幻想,漂亮的臉蛋,魔鬼的身材,洋化的個性。雖然有未婚夫,但是在船上不住地引誘方鴻漸。方鴻漸深知這樣的感情不會有結果,但是,對于送上門的如鮑小姐般嫵媚的女子,又有多少男人把持得住呢。這樣的感情,是驚險的,也是刺激的。大家都知道鮑小姐有未婚夫,但是她還是對方鴻漸投懷送抱。同船的人假裝默不作聲,其實都在看好戲呢。船上與鮑小姐發生的種種,在船到達香港的那一刻,便都煙消云散了。分別的時候,也沒有好好的告別,或許這樣的感情,無疾而終才是最好的結局。
第二段情,是大學同學蘇文紈對方鴻漸的單相思之情。不管男女,總會喜歡和享受被別人喜愛著,哪怕對那人并沒有感情。對于蘇文紈,方鴻漸從來都沒有動過情,很多時候,都是借她來接觸表妹唐曉芙。對于蘇文紈的相思之情,方鴻漸一直抱著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態度。蘇小姐畢竟是女孩子,雖然喜愛之情溢于言表,但是總不好意思直接挑明。一來二往,只怕蘇小姐誤解了方鴻漸的心思。那日蘇府告別,方鴻漸臨別時碰了碰蘇小姐的手,文紈怎能輕易忘記呢。直到那日共對明月,美月當空,文紈早已顧不得女人家的矜持,對方鴻漸用外文說吻我,方先生唯唯諾諾地湊上前去?;ㄇ霸孪拢桓绷汲矫谰?。共影成雙對?;丶乙院螅进櫇u清醒冷靜下來,決定還是當斷則斷的好,當面不好意思說的話,還是用信一表心志。
第三段情,是和蘇文紈表妹唐曉芙的真愛之情。雖然最后并沒有在一起,但是總覺得唐曉芙才是最適合方鴻漸的那個人,只是在錯的時間遇上。又或者,蘇文紈表妹這一身份,就注定了他們不能走到一起。方鴻漸和唐曉芙之間有太多誤會,有太多蘇文紈的添油加醋,使得他們對對方有太多的誤解。倘若兩人平心靜氣,坐下來,好好聊聊,說不定能化解誤會。只可惜兩人都年少氣盛,唐曉芙偏信表姐的一面之詞,方鴻漸也不愿意放低身子刻意討好,最終分道揚鑣。其實,最美好的愛情也不過于兩個相互欣賞的人,最后并沒有走到最后。那樣,記憶中的他/她都是美好的樣子,而不是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吵架,為了生活瑣事而生氣。記憶中的她永遠光鮮亮麗,而不是為了做飯而手忙腳亂的丑態。記憶中的他學富五車,而不是為了仕途懷才不遇終日抑郁寡歡。用現代的話說,這樣的他/她永遠存在于微信朋友列表中,逢年過節免不了互相祝福,朋友圈從不吝嗇點贊,偶爾不動聲色地評論。就這樣,保持著最熟悉的陌生人的關系。
第四段情,是跟孫柔嘉的夫妻之情。對于趙辛楣的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情侶,保證結婚之后不會離婚,這句話道理好像說得過去,看看方鴻漸和孫柔嘉旅行中相安無事,結婚之后反倒雞飛狗跳,不得安寧。男女都一樣,在戀愛的過程中總喜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收起那大男子主義(男)和尖酸刻薄(女)的一面。訂婚之前,方鴻漸覺得孫柔嘉是個不令人討厭的女子,訂婚特別是結婚以后,發現之前對她了解太少,訂婚實在過于倉促。女人結婚之前總覺得沒有安全感,生怕男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就會因此而離開。等到結婚了,一張婚紙在手,女人就有了安全感,好像就有了刁蠻和驕縱的本錢,平日里裝出的識大體、知書達理的樣子早已隨風飄散開去。婆媳關系,妯娌關系,婆家與夫家的關系,是剪不斷理還亂。孫柔嘉雖說是大學生,但可惜學的不是中國式關系的專業,在眾多關系中,不由得昏頭轉向,分不清方向??杀氖?,方鴻漸要是飛黃騰達,或許還能稍微分散分散注意力、撫慰她受傷的心靈。只可惜方鴻漸的懷才不遇、自恃過高,而學歷沒有方鴻漸高的孫柔嘉,倒是在姑母介紹下謀得比方鴻漸工資高的工作,相反方鴻漸工作屢屢碰壁,讓本就不牢固的夫妻關系危??杉?。與孫柔嘉關系最好的姑母看不起方鴻漸,孫柔嘉也從心底里討厭方鴻漸的家里人,特別是大嫂二嫂。不被家人祝福的感情,大多數都沒有好結果。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大難臨頭各自飛。多深厚的感情在一次次爭吵中也會被磨平,可人兒怎么就變得跟那罵街的潑婦沒什么兩樣,文質彬彬英俊瀟灑的他原來罵不過口也會上手。小說最后對于六小時前的方鴻漸和孫柔嘉的美好心愿,帶有一絲悲涼的意味。時間不能倒流,說出口的并不是發自真心的氣話收不回,說不過的一時興起的推揉忘不了,所謂的愛情就這樣被現實打敗。
男人都是視覺系動物,一開始都會被像鮑小姐這樣的性感尤物所吸引。這樣的女人,對男人來說,是一種致命的生理誘惑,嘴上可以說不,但是下半身分分鐘出賣了他。招搖的女人,不愁身邊沒有一堆護花使者。在她們眼里,男人都一樣,不管長得好壞。既然這樣,為什么不挑個有錢的呢,哪怕哪天沒有了愛情,好歹還有他們曾經送的名貴的禮物作為紀念。鮑小姐的未婚夫,黝黑的皮膚,光禿的頭顱,但是有錢送她出去英國讀書,如今學成歸來,鮑小姐更是沒有離開他的理由。
唐曉芙跟蘇文紈不同,她沒有蘇文紈作為女博士的孤傲和清高,她擁有的是她這個年紀正好的活潑和開朗。通常這樣子的女生,最討男生喜歡了,不分年紀。蘇文紈這樣的女子,雖然飽讀詩書,但是她沒讀懂男人這本書,孤傲和清高只會讓男生對她望而卻步。相反,像唐曉芙這樣的女生反而會讓男生想進一步多了解一點。蘇文紈博士的頭銜讓男人在她面前都自愧不如,而唐曉芙這樣未經世事的少女,男人則可以在她面前放肆吹牛皮。
而對于像孫柔嘉這一類的女子,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長得沒有讓人一眼認出來的標致,在人群中不大作聲,問起她的看法和意見,她倒也能說出一套自己的觀點來。她們善于掩藏自己的喜怒哀傷,打扮得落落大方,行為舉止也像是個小家碧玉。只是,這樣的女人太平凡了,人群中一抓一大把。讓人并沒有一認識就想要深入了解的沖動。這樣的人大概是個好的旅伴,沒有太多的要求,湊合就行。但是對于婚姻,這并不是湊合,這畢竟是一輩子的事情。方鴻漸聽趙辛楣的話湊合了,結果落得個如此下場。早知如此,有何必當初湊合呢。
相信再過十年、二十年再讀《圍城》,感想跟今日肯定不同。好的作品,值得再三閱讀,再三推敲?!秶恰纷?947年出版以來,已經有70年的歷史,放之于人,已是古稀之年。作為流芳百世的經典之作,今日讀來,并無落伍之感,個中字句,值得玩味,其中思想,仍未落伍。與當代名家相比,不相伯仲。
下面節錄書中喜歡的一段作為結尾。
“現在想想結婚以前把戀愛看得那樣鄭重,真是幼稚。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后,你總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早知道這樣,結婚以前那種追求、戀愛等等,全可以省掉。談戀愛的時候,雙方全本相收斂起來,都結婚還沒有彼此認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結婚以前,誰也不認得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