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世界是碎的,孩子出生,生活以更碎片化的方式呈現。當了爸媽之后,“沒有時間”這四個字,成了最高頻的借口。
如何擺脫”沒有時間“困境?
讓我想到了這樣一位老人。
他是前蘇聯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一生發布了70余部學術著作,前蘇聯作家格拉寧出版了《奇特的一生》來向世人介紹他,他在26歲創立并堅持56年對時間不間斷記錄、分析和優化,直到他82歲去世。
他就是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
和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術大咖比,新手爸媽不是要苛求自己在本就緊張的日子里,記錄所有的時間,但我們可以做一天柳比歇夫,回顧了過去的24個小時,我們分別拿出了多少時間用來睡覺、吃飯、工作、陪娃、運動、讀書和看手機。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就是推薦給爸媽第一個時間管理的錦囊:至少做一天柳比歇夫。
每刻對時間選取,都在暴露你人生的底色,每一次因為時間所言的借口,都是一次潛意識的選擇。
你是如何使用時間,就是你如何雕刻你的生命。
未完有彩蛋
當計算過去24小時是如何分配后,你發現:
A:沒有時間運動和讀書。
B:每天居然有幾個小時找不到用來做什么了?
C:陪孩子時間長,但沒什么效率!
你選擇ABC中哪一個,留言區提及最多的那個選項,將會在連載二公布與此選項有關的第二個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