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玻璃橋驚魂
天子山下來,下午的行程是參觀玻璃橋。
張家界玻璃橋現在可以說享譽海內外,橋名“云天渡”,但好像很少有人知道這名字,據說當年可是一字一萬征集來的名字。玻璃橋位于張家界大峽谷栗樹埡和吳王坡區域內,主跨430米,橋面長375米,寬6米,橋面距谷底相對高度約300米。玻璃橋的長度和高度均位居世界第一。為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峽谷玻璃橋,并創下世界最高最長玻璃橋、首次使用新型復合材料建造橋梁等多項世界之最。
最有名的傳說就是一女孩來到玻璃橋上,嚇得魂飛魄散,說誰要是把她背過去,她就嫁給誰。
俺也是懷著這樣的好奇走近這座玻璃橋的,只可惜,俺已年逾五旬,既使害怕得要死,也沒有底氣和膽量說誰背俺過去就嫁給誰的狠話了。主要還是俺那夫君跟隨左右,有那賊心沒那賊膽。
吃過午飯,集合,上車,直奔玻璃橋。
到了景區,又是一次漫長的排隊的煎熬。從這一次次排隊中,真的感覺老百姓富裕起來了。旅游是奢侈的行為,如果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任你有再多的想法,都是實現不了的。現在普通百姓只要有時間,背起行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已不再是奢侈的事了。
曲曲折折的隊伍,繞了不知多少彎,等待了兩個多小時,終于來到了玻璃橋頭。
這橋,飛架在一條山谷之上,山谷兩邊有四座高高的水泥樁子,與山渾然一體,如果不細看,還以為那是山體呢。據我觀察,這橋就是用兩邊四個高大的樁子支撐,由這四根樁子支撐斜拉式的排排斜拉索,把橋拉起來的。我這樣的描述沒有科學的依據,純屬主觀判斷。
橋面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只一塊玻璃,全透明,雖是由玻璃鋪成,但是由一大塊一大塊玻璃拼接的,中間和兩邊也有不是玻璃的地方。
我們進來,先坐在橋頭遠遠地望著這座玻璃橋,一是上午走路和下午的排隊確實累了,二是我們先在這個視角全景地感受一下玻璃橋的風采和整體的風景,再有嗎,就是我得醞釀一下情緒,上去之后不至于魂飛魄散,不至于找人背下去。
一切準備就續,我和老劉信心滿滿地向玻璃橋走去。
橋上,人聲鼎沸,人擠人人挨人。剛上去時,玻璃較小,距地面較近,沒有太緊張。只是抬眼望去,兩山之間,一道深深的峽谷,峽谷之上,聳立著這座展翅的玻璃橋,甚是壯觀。
我暗自思忖,玻璃棧道俺都走過了,你這玻璃橋又能奈我何。繼續往前走,峽谷越來越深,玻璃塊越來越大,腳下的通透性越來越好,腿軟的程度越來越強烈。走到橋中間,這里是距谷底最深的地方,往下看,哇,真的太可怕了,人懸于空中,云踩在腳下,峽谷深不見底,玻璃通透無遮。這還不算,更可怕的是,這玻璃橋吊在兩山之間,峽谷之上,你站在橋上,有風吹過,橋體會晃動,這晃動,傳導給橋上的我,讓我真正體驗了一次什么叫驚心動魄,什么叫魂飛魄散,什么叫驚魂時刻。我也理解了那女孩的恐懼。
在玻璃上站得實在怕了,我便會靠在橋的邊上,手扶欄桿,腳下是鐵板,不是玻璃,這樣心踏實很多,但這時感受到的晃動則更清晰更真切。我憑欄遠眺,伴著這玻璃橋的晃動,神思飛揚。
橋上的人就是一道道風景,這種地方是最能見識人的真性情的。我們在橋上看風景,我們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風景。成群的中年婦女圍坐在橋面上,大聲地喊叫,旁若無人地擺著各種姿勢拍照,盡情地抒發內心的喜悅,那樣子讓我想起了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情景。這個年齡段的女人,最讓人詬病,她們容顏不在,青春已逝,廣場舞的主力軍就是她們。現在她們又把玻璃橋當成了廣場。
由于排隊時間過長,留給我們在橋上徜徉的時間不多,走到橋頭,再往回返時,天已有些暗,這時再拍照片,玻璃橋下的景色就沒有那么明麗了。這是遺憾。
到了橋的那頭,折返,回來的路上雖然仍舊顫抖,但心平靜了一些。
玻璃橋驚魂一刻,是張家界之行的深刻記憶。
回去的路上,導游讓曬曬手機上記錄今天走的步數,別人都2萬多步,偏偏我的手機上顯示1萬多步。這是怎么回事?難道天子山和玻璃橋要留我多待幾日,補上那相差的1萬多步?
是夜,仍宿武陵源農家。
吃過晚飯,與老劉去溪布街轉了轉。這地方有麗江的風格,酒吧林立,商業發達。街頭有許多藝人扮成悟空的模樣與游人拍照賺錢,還有扮成鬼怪的,也是為了與游人合影賺錢。
溪布街又吃了一次臭豆腐,仍然沒有臭味。
歸來,就寢。
正是:一橋飛架兩山間,玲瓏剔透谷底穿。驚魂未定神思走,他年還來把橋攀。
欲知后面還有幾多風景,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