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ly_十八子
我先生這樣的男人,我愛。再往下我說的所有的話,都是因愛之名,為愛而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和我先生是相親認識的。在這樣信息發達與社交愈發容易的年代,像我們這樣走傳統相親路線,在一起的夫妻估計不會太多。
初次見面,他約在一家自助日料店。當時心里就想,這是一位多么實惠而不懂浪漫的男人呀。當然,他已經了解過我的飲食喜好:愛在家吃飯,即便出去吃飯唯愛一點日料或粵菜。所以,這樣來看,他基本是尊重女性的實惠男人。
席間,多半是我在說話,他傾聽。間歇,我也會出包廂取食物溜達一圈。他對食物不挑剔,我取的好像都是他喜歡的,或者是他不愿浪費。一頓飯的時間,吃得閑適、悠緩,仿佛時間都慢了下來。
29歲的我,挑挑揀揀地見了不少適齡男士。當然其中不乏優質男青年,每次見過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說不出來,可是也咽不下去,也就一一擱置了。
見到我先生后,說不上來是哪里好,可誰都替代不了。他是個尋常男人,沒有風流倜儻,沒有刻意的張揚,放在人堆里,可能扒拉半天才能找到的那種。可是,他讓我覺得很溫暖、很清爽,又沒有過分的殷勤。
或許,我們原本就在等待彼此。一種久別重逢的神秘聯系,讓我們走在了一起,像是一份平靜的完美。
這樣一個缺愛的時代,遇到一個一起可以過平淡尋常生活的人不易。
交往一年,我們結婚了。
婚后,他一如既往。沒有出現別人嘴里,婚后男人會有的各種變化。他做菜,我擺桌;他洗碗,我站在一旁陪著他說說話;他去踢球,我赴約打乒乓球,一起出門,一起回來,各自盡興,不禁歡喜。
當然,我們同樣也會給彼此空間,他有他的哥們聚會,我有我的姐們相邀,各自赴約,恪守早歸不醉之禮。
我們一起游歷歐洲,享受路途中彼此的陪伴照顧,以及異鄉風情帶來的喜悅和沖動;我們一起在菜地里,翻土種菜,呼吸田園里的清新空氣,感受汗流浹背的暢快淋漓;更多的時間,我們在家中懶散。
我們為對方改變了許多的習慣,也建立一些新的習慣,其中最大的習慣就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彼此。
我先生這樣的男人,其實并不罕見,應該屬于普及型。但在我心中,卻是至此一款,不退不換。
木心先生說:好的愛情到最后,都是智慧和情懷。
也正是因為我先生的智慧和情懷,得以讓我折服,最終拜倒在他的麾下。
好的肉身,會令人一見傾心。
好的生命,會令人一生迷戀。
男女之間,除了激情,更多的應該是欣賞。外在決定了,兩個人是否會開始戀愛,而內在決定了兩人是否能有緣分走向婚姻。在婚姻中,和樂相守一輩子的終極秘訣則是一輩子兩人的各自修煉。我們在修煉外在的同時,切不可忘記,一顆熱氣騰騰的靈魂才是終極的化妝品與減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