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到一座城,城里有眷戀的人,或有久違的好友,或承載著一份美好的回憶,或抱著一份探索的好奇心、、、 、、、于是,城里的故事便豐富起來,我到了這座城,究竟是為了什么?它的繁華?它的擁擠?它的、、、 、、、,不曾在這里長久生活過,似乎沒有話語的權利,更談不上故事,呵呵!
如果叫我重新選擇,我還會選擇在這座城嗎?其實我也不知道內心真實的想法,一直以來,總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憑著一絲念頭,就去了就做了。不理解的人,會說:“做事太沖動了。”是嗎?也許吧!
喜歡閱讀,可以一整天坐著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種感覺真美好。離校已經兩個多月了,想念曾經校舍——E248,不知道,現在住進了哪個師妹,她叫什么名字,長得怎么樣呢?那里,曾經送走了師姐,迎來了師妹,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不斷有新鮮的面孔,大四那年,我也從曾經師姐口中的小黃龍變成了老黃龍,承擔起了一個大四師姐照顧小師妹的責任哈哈哈!
那里曾經嫌自己位置太暗了,于是從5號床搬到3號,是因為,那里有光,向往著陽光,更向往著外面新鮮的空氣。每天早上起床,瞇著惺忪雙眼,燒開水,泡一杯牛奶,一塊面包,然后捧著一本書,一坐可以坐一個早上。偶爾從窗外傳來晨運人腳步聲,“踏踏踏、、、 、、、”,穩重有力,極具生命感。現在,來到這座城,一樣是城,卻完全不一樣,一間低矮灰暗的屋子,鄰居二十四小時放著搖滾音樂,偶爾刺耳電鋸聲,小孩哭鬧聲,變幻莫測的天氣、、、 、、、住久了依山傍水地方我一開始真的有點不習慣,更何況在那樣的環境下看書呢?
書看多了,容易脫離現實。是嗎?曾經的我,確實是這樣的。不喜歡跟外面的人接觸,不喜歡參加一些社團,不喜歡接觸陌生人,只喜歡翻下圖書館的書,上當當卓越淘自己喜歡的書,那樣的我,確實不完全。
以為,自己不是感性的人,生活中的那些小感動根本不屬于我。于是,來到了這座城,沒有青山綠水,卻熱鬧得有點讓人措手不及。
忙碌一月后,成為這里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趕著路,等著車,與同一上班族擠著公交,坐在炎熱的寫字樓。慢慢地,失落、焦躁、不安、抱怨······,一些負面的情緒因為不能接受的改變而漸漸淡現,開始一遍又一遍問自己:“到底喜歡這座城市什么,這里到底好在哪里?”
當公車駛過公路的一次又一次拐彎,身子改變傾斜,下一刻,看見的,是大城市是高速橋和長滿在高速橋的花花草草。車水馬龍的晚上,塞車,上高速,俯視著橋下的屋子,進站出站和一波又一波的上下車的人群。
沙河,廣州服裝生意最興盛的地帶,3月份的首次相見早已領教了它的熱鬧程度。三姐和姐夫在這里做服裝生意,節假日里,偶爾會跟他們去堂姐那邊幫忙,看到忙碌地帶以及忙碌的人群,常常讓我想起了某部電影的場景,仿佛生活與電影之間的聯系在這里有了些許存在的依據。
它的層次感?它的律動感?它的流動感?它帶給身體的改變?它的多樣性?這樣的結論是否可以成為喜歡它的理由呢?
接觸這座城市越多,越了解這里一切,可是能靜心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卻成為一種奢侈。
其實,事后想想,人生本該如此,不因為些許的改變就抱怨。而從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也能在另一座城市感受一些新鮮的事情,因此當你去了另一個地方,請停留匆忙的腳步,沿途欣賞,也許又會遇到一些不凡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