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買入三部曲 1)投資目標確定, 2)基金品種選擇, 3)實際操作
投資基金的兩個基本準則 1)用閑錢 2)長期投資
投資目標確定
(1)拿多少錢來投資
三分之一法:房地產、證券、儲蓄或國債各一份,即買地、買賣、存起來各一份。
指頭算法:今年30歲(X歲),儲蓄30%(X%)的財產,投資70%(1-X%)。年紀大要保守,年紀輕要進取。
(2)拿什么錢來投資
閑錢:3年內用不上的錢。
借貸去投資:絕對不能。絕對不許輸的心態,用帶著浮躁的和壓力心態,很容易走向投機。
預留應急資金:必須充足,保證遇上失業、生病時,可以解決燃眉之急。而不是臨時拋售。
(3)你能接受多大的短期波動?一天一個10%你能受得了嗎?
即使長期投資能夠大大降低風險,但短期波動依然很大,晚上你睡得著嗎?可以做一做「投資風險承受能力測試」,直接谷歌搜索即可。
(4)打算投資多久?
準備養老金(20~30年),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強,可以選擇「中小盤」股票基金。
準備上幼兒園孩子的大學學費(10年),需稍微穩重一些,投資「大盤」股票基金。若承受能力較弱則可以股票基金+債券基金。
如果只有5~10年的投資期,則更穩健一些,不能全投到股票基金,必須有一定的債券基金。
如果計劃3~5年后買房子,債券基金就是重點了,至少和股票基金各占一半。
如果投資期更短,則該考慮低風險的債券基金或是貨幣基金。
基金品種的選擇
(1)怎么選基金?
基金評級:晨星公司、理柏公司、中信基金、銀河證券,其中首推晨星。推薦它的三個功能:晨星評級(一個月一評)、基金龍虎榜、基金投資風格箱。
先看基金公司(平均晨星評級)。根據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晨星評級,來計算平均成績 。再看,基金經理(從業時間)。最好經歷過股票上升(牛市)、股票下降(熊市),并且該基金最好長期由同一個基金經理運營。要防范喜好跳槽的經理。
了解基金特性,以平衡風險和收益。基金特性,取決于投資策略(價值或成長)和資產配置(股票和債券的比例)。前者交給基金經理考慮,后者可在「基金公司發行公告-基金招募書」找到。熊市股票下跌,股票份額越大,損失越大。另,不同資產配置的基金,收益沒有可比性。
(2)如何評估基金的風險?
技術參考指標:收益(回報+阿爾法)、波動(短期風險:標準差+貝塔)、收益和風險的綜合(夏普比率)。比較僅適用于同類基金(相同的資產配置)。
平均回報,按本年初至今的收益估算一年的總回報率。越高越好
標準差:基金增長率的波動情況(平均漲跌幅度的變化)。數值越大,短期風險(波動)越大。
夏普比率:類似收益除以風險。數值越高,相同收益時,風險越小。注意要在同類基金中比較,否則高夏普比率的可能是低收益低風險的基金,如債券基金。
阿爾法系數:多大程度上跑贏大盤。數值越大越好。
貝塔系數:相對于大盤的波動情況。指數基金為1,因為是完全按著大盤配置的。大于1,風險(波動)比大盤大。小于1,風險(波動)比大盤小。
R平方:和大盤的相關性。等于1,和大盤完全相關。和1相差很大,則可以忽略貝塔系數。
(3)三個雷區
新基民容易進的三個坑:凈值恐高癥、搶購新基金、迷信巨額分紅。其實后兩者出自前者。
凈值恐高癥:“便宜”(低凈值)的基金好,一來買的份數比較多,分紅也比較多;二來已經很便宜了,1元還能跌到哪去,凈值越高風險越大。一一反駁。首先,收益只和你的投資總額和單位基金的漲跌比率有關,和凈值高低以及份數多少沒有關系(總資產價值是一樣的)。其次,凈值來自基金總資產除以總份額,也就是基金經營得越好,總資產越多,凈值越高,收益自然越大,而不是風險越大。結論,基金凈值高低和風險、收益無關。
搶購新基金:特點是“便宜”(凈值低僅1元)。新基金存在著幾個缺點。 一新基金認購結束后,至少有3個月的封閉期(建倉期),這一期間是不允許贖回的。這消除了開放式基金可以隨時購買和賣出的優點。二新基金沒有歷史沒有統計資料,我們無法預估它的收益,也沒喲晨星評級可以參考,充滿了不確定性。三新基金存在滯漲期,完成建倉需3~6個月,建倉后倉位也低。半年后才會漸入佳境。為什么不等3~6個月再買。為了低凈值而冒這么大的風險,實在是不值得。
「牛市買老基金,熊市買新基金?」這句話沒什么意義,因為我們常常無法判斷市場是牛還是熊。況且牛市老基金收益大,是因為老基金股票倉位高,股市上漲,收益自然高。而熊市,新基金(剛過建倉30%~40%)倉位低,受股市下降影響小。其實實質是股票倉位高低的問題,倉位高受股市影響大,股市大漲(大跌)、收益(虧損)大。所以可以改為「牛市買激進基金,熊市買穩健基金」。
巨額分紅:公司應對凈值恐高癥的方法,一拆分,二復制,三巨額分紅。巨額新資金注入,降低了倉位;如果此時股市下跌,新的投資者不得不承擔下跌的損失;如果股市上升,低倉位影響整體收益,損壞了老持有人的收益。復制,最終一號和二號基金收益相近,但后者申購費更高。
巨額分紅,凈值歸一,使得基金較長時間內處低倉位。又要經歷類似新基金滯漲期,突然膨脹的規模帶來的挑戰,使老基金的優勢蕩然無存。其中最不合理的是指數基金的巨額分紅。指數基金不需要調倉,不需要看空市場規避分析賣出股票,收益也和規模無關,只需要跟蹤指數。
(4)分散投資(構建組合)
平滑短期風險,長期投資(時間上),分散投資(空間上)。三個因素:相關性、收益和波動。一資產組合,基金上就是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的比例。二大小盤的配置,小盤短期波動大收益也大,但在30%以下為宜。三價值和成長,晨星風格箱為主。
核心基金占資產總額70%~80%,至少50%。最好是大盤基金,且為價值和成長平衡型的。非核心則可以嘗試各式各樣的基金。并且注意再平衡,多在一年到一年半一次調整
實際操作
(1)去哪買
到銀行或在網上。銀行缺點在于申購費沒有優惠、各家代銷的基金有限、容易被忽悠、后期操作不方便。網上直銷的缺點各基金公司支持的銀行卡不同。
(2)前端還是后端收費(申購費)
基金持有時間越長,后端收費越有利。收益率越高,后端收費越有利。而如果基金公司直銷,前端收費就有折扣。銀行代銷,建議后端。網上直銷,考慮前端,畢竟2~4年很長市場變化難測。
(3)紅利再投資
分紅不過是把本來屬于我們的錢以現金退還而已。一,除了贖回費外,分紅與主動贖回區別不大(申購費不退還)。二,拿走現金,也減小了投資規模。三,最推薦的紅利再投資其實和不分紅沒有本質區別。四,分紅是落地為安?除非不投資離開證券市場,否則任何投資的盈利都是浮贏。你把錢拿出市場,當然“安”了,可是也失去了攢錢的機會。投資原本就是用風險換取收益,沒了風險也沒了收益。
(4)定投與一次性投資
分步進入市場,把一筆資金分成幾份投入市場。這也許不是最好的結果,但也不會是最差的結果。定投(定時定額投資)的優點,一長期平均后得到了平均投入成本,平滑掉了市場短期的波動。二工薪階層,在不影響生活標準下,每月有部分節余投入市場。市場是長期向上的,有條件盡早進入,沒有條件一步到位就可以定投。三不用考慮當前市場行情,無須預測市場。不求最佳,但求平均。
把一次性投資和定投相結合,例如年終獎,可以一次性或較短時間內投入;而每月結余可以用定投積少成多。
(5)什么時候贖回
選擇基金是基于投資目標、投資期、風險承擔能力,也基于基金的資產配置、投資策略,還基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能力。選得好買得巧,不如守得住。會買的是徒弟,會買的師傅。熊市買入需要勇氣,而從熊守到牛的人卻要毅力、耐心和信心。
長期投資者,會在兩種情況贖回:基金不再符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自己的投資目標達成時。投資策略主要考慮的是投資期、心理風險承受能力,而這都是變化的。剛進入市場時,心理承受能力弱,選平穩點的。經歷了牛熊,可以激進一些。另一方面,當投資期越來越近,要開始考慮由激進組合過渡到平穩組合。而且激進型的基金規模急劇擴大后,自然會變得不那么激進了。當一個基金在較長時間(至少半年)落后于同類就要慎重。
至于投資期將近,最好提前五年準備,在市場較高時轉為平穩基金或債券基金,并且分步贖回。
基金膨脹會帶來怎么的影響?
基金變得不那么“激進”了。基金投資的兩個硬性規定,一個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不能擁有某支股票流通股10%以上。至于大盤股票,占的總市值大,但種類少。而小盤股票,它的10%對于整支基金實在太小了。因此很容易交叉持股。而且可選股票游戲,大基金必然要降低換手率,自然很難“激進”。
平穩基金的膨脹不成問題,但小盤成長型基金就會是大問題。
復利計算
(1)72法則:翻一番的時間,是72/年化收益。例年化收益率10%,翻一番需要72/10即7.2年
(2)115法則:變成3倍的時間,是115/年化收益率。例年化收益率10%,100變300需115/10即11.5年
給基金公司的傭金,1)認購/申購費 2)管理費和托管費 3)贖回費
(1)購買時,認購費(新發基金)或申購費(成立后基金)。購買時繳納(前端收費),贖回基金時(后端收費)。
(2)持有時,管理費(基金公司)和托管費(托管銀行),按天計算。基金公司的生財之道。
(3)贖回時,按持有基金的年限,繳納贖回費。和第一項都是一次性收費
指數基金的特點
(1)良好的分散投資,尤其是大型指數。大多覆蓋各個產業
(2)被動基金,與基金經理業績和基金規模關系不大
(3)指數編制穩定,較少買入賣出。較低的管理費用(指數基金0.5%~0.75%<股票基金1.5%)
(4)與市場規律相關性大。市場越是有效,基金經理越難跑過大盤,指數基金越是有利
基金招募書。最重要的是「基金的投資」部分,其次是「投資目標」、「投資理念」、「投資范圍」陳述了資產組合,股票和債券越多,風格越激進。
凈值:開放式基金(總份額不定)的銷售價格。有兩種,1)凈值:真正的價格。2)累計凈值:不考慮分紅帶來的凈值降低,反映成立來總體發展情況。
(1)基金剛建立時,一律為1元
(2)計算方法為,(扣除傭金后)凈值總額/總份額數。賺的錢越多,凈值就越高
基金分類
(1)股票基金:風險大、凈值波動大,但長期收益大
(2)債券基金:
(3)配置型基金 (介于上兩者間)
(4)貨幣基金:幾乎沒有風險,但收益很小(多在2%,很少超3%)
降低風險的方法
(1)投資組合(分散投資):購買多種不同類型的投資產品。降低單支股票波動對總體投資的影響
(2)時間:增加投資時間。如股票,短期有著高風險,長期低風險或者說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