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收到一名簡友發來的私信,內容如下:
說實話,已經不知道第幾次收到類似的疑問,剛開始我都會很耐心的安慰鼓勵,說簡書上很多你眼中的大神,都是從你這樣的小白階段過來的。
你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走在寫作的路上,然后不斷的修正自己的道路,在錯誤和挫折中找辦法,在這些辦法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條,你的前途才會越走越寬。
但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回到剛開始提到的那句話,就是你要始終走在寫作的那條路上。
為此,我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我勸你還是不要再寫作了》來討論此事。
后來,我不知道那些曾經咨詢我的人,現在怎么樣了,有沒有離開簡書,有沒有接著寫下去。
后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想不想把一件事做好,不在別人怎么鼓勵和安慰,全靠他自己。
如果一個人在寫作這件事上有著堅定的決心,那么即使別人再怎么熱嘲冷諷,再怎么不看好,他都不會輕易地放棄。
如果一個人在寫作這件事上不夠堅定,那么他的熱情和激情,只夠讓他維持短暫的沖勁,激情過后,沖勁也就沒了,自然很難讓他堅持下去,即使你再怎么鼓勵,他也沒了想要寫下去的動力。
所以后來再有讀者來詢問時,我就簡單回復說:寫作這件事沒有捷徑,腳踏實地的走下去就行了,加油。
言外之意就是,寫作的路上,人人都會遇到挫折和瓶頸,沒有人會隨隨隨便便的成為大神,寫作不僅拼的是天賦,還有你努力和付出的程度。
這句話很簡單,也很難。
再談談寫作方法這件事,因為同樣也有很多人關心,也有很多人,特地為此報名參加了寫作培訓班。
在我看來,寫作方法有很多,也因人而異,我認為適用自己的方法,可能并不適合你。
真正適合自己的,是在刻意的嘗試和練習之后,通過試錯、摸索、總結,得出來適合自己的方法論。
這個方法論換句話說,就是熟能生巧。熟能生巧的前提是先熟,再生巧。
一個寫作大神在被眾人熟知之前,也同樣度過了無數個無人知曉的日子,也同樣寫出了很多無人問津的文字。只有精于寫作,熟于寫作,你才能在寫作中一點一滴的得到反饋。
這種反饋可能是讀者的稱贊和鼓勵,也可能是物質上的打賞,還有可能是更大的驚喜。總之這個過程是緩慢地,你得慢慢的熬。
就和學燒菜一樣。菜譜能做的,只能是為你提供燒菜的步驟,但同一本菜譜,不同人燒出來的菜,口味各異。
因為它還和火候、燒燉的時間、材料的多少有關。只有不斷的練習、嘗試、總結方法、掌握規律,讓燒菜融入到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讓自己的廚藝一天天精湛起來。
關于寫作,我沒有太多鼓勵的話要說了,畢竟現實很殘酷。
而那些看起來發著光的人,人人都看到他昂起的胸膛,卻沒有人關心他背后曾扎滿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