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NBA將會在全明星周末期間宣布2017年名人堂最終候選人名單。2016年,由奧尼爾,艾弗森和姚明所領銜的名人堂陣容已經足夠豪華,而今年幾乎被肯定會是所謂的“名人堂小年”。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在入選名人堂資格上就沒有耐人尋味的球員。
麥蒂(1997-2012)
生涯成就:
在長達8年的巔峰期內,麥蒂一直是聯名排名前五的得分手,也曾兩次奪下聯盟得分王的頭銜(包括職業生涯最高的場均32.1分)。雖說傷病讓麥蒂的職業生涯大幅縮短,但無可否認,他就是聯盟史上最無解的得分手之一。
落選理由:
生涯榮譽可能是麥蒂再次無緣名人堂的重要原因。畢竟,麥蒂率領魔術和火箭的7次季后賽之旅中僅有一次能闖過首輪。
最終可能:
在麥蒂的巔峰時期,外界幾乎已經將他譽為是未來名人堂級的球員。受傷病困擾后,狀態不佳的麥蒂在自己職業生涯最后幾個賽季輾轉多支球隊,但這種情況在過去名宿身上也并不少見。至少大部分球迷甚至是記者都認為,麥蒂今年應該入選名人堂。
本-華萊士(1996-2012)
生涯成就:
4次年度最佳防守球員,兩次籃板王和一次蓋帽王,同時也還有5次入選全明星。大本在防守端的表現絕對值得一個名人堂席位。
當然,大本被提名的最大原因還是在2004年活塞奪冠賽季的表現。那年季后賽中,大本在場均出戰超過40分鐘的情況下能貢獻10.3分,14.3個籃板,1.9次搶斷和2.4次封蓋的殿堂級防守數據。
落選理由:
部分球迷認為,大本在那支活塞陣中并不是排名前三重要的球員,而一旦大本選擇離開活塞,他還從未打出奪冠賽季的水準。
最終可能:
就目前名人堂提名來看,大本很有機會入選。
克里斯-韋伯
生涯成就:
在他的巔峰時期,韋伯就是國王的標志性人物,至少能連續三年率領那支國王穩居西部前3,這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能明確韋伯的統治級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韋伯更像是現代全能內線的原型,能控球,傳球,命中外線投籃和擁有頂級的籃板能力。
落選理由:
韋伯曾率領國王6次進入季后賽,但只有1次能闖過首輪。這明顯還很難比上麥蒂,畢竟,韋伯的職業生涯從來就不是聯盟排名前五的球員。
最終可能:
韋伯已經非常接近名人堂。
喬治-麥金尼斯
生涯成就:
為步行者效力期間,麥金尼斯曾率領球隊在1972-73年奪下ABA兩連冠。至少在1974-75的巔峰賽季,麥金尼斯場均能砍下29.8分,14.3個籃板,6.3次助攻和2.7次搶斷的數據。
1975年ABA與NBA合并后,麥金尼斯在接下來征戰NBA的四個賽季季里場均都能有超過21分的表現。
落選理由:
ABA成就對NBA來說意義并不大。
最終可能:
麥金尼斯應該能鎖定一個名人堂席位。畢竟就算是加盟NBA后,他仍是擁有統治級天賦的球員。
杰里-克勞斯
生涯成就:
前公牛總經理克勞斯可能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隊總經理之一。當然,除了選擇喬丹,克勞斯也通過一系列操作為球隊帶來皮蓬,庫科奇,格蘭特和主教練菲爾-杰克遜這樣的王朝關鍵拼圖。
最終可能:
就以往除球員外籃球貢獻者的入選記錄來看,我們并不排除克勞斯在今年就能得到入選名人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