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說到自律,常常讓人聯想到的是道德的約束規范的遵守,是在條條框框中生活,是自我的束縛。人們在自律中得到了很多的好處,比如,有規律的生活;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高效率的行動。所有的這一切都來源于,你在定位目標和實現目標過程中,是不是真的能夠做的足夠的自律。

物質的豐富和發達的經濟讓我們學會“享受”,這是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下產生的過度補償反應。他讓我們從極度的自卑,轉為過度的焦慮,反映在行為上就是奢華的消費。越是補償,越為焦慮,越見奢華,繼續補償,繼續焦慮,繼續奢華...周而復始。于是所有的評價標準都以物質的奢華定奪,卻忘記了物質存在最初的意義。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都投入進這個循環怪圈,于是,很多有價值本應該做的事情卻因為缺乏了各種資源而停滯,延誤,甚至取消。慘痛的代價讓我們失去了生活本質的快樂,單純,價值感,儀式感,歸屬感。

今天,自律這個詞再次走入我的視野,是因為有更多的人在思考,極度的追求物質是否真正擁有想象中那么大的意義。越來越多的人推崇和實踐極簡的生活,在這背后是強大的自信,難以跨越的自律精神,少即是多,簡單的生活才能帶來更多的可能和快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