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的建立初衷很好,通過分享生活中的事情讓你的朋友們了解,拉進你與朋友的距離。這個比較適合學生時代單純窄小的交友圈。
步入社會后,我越發的覺得發朋友圈很別扭。
一、簡要分析下我的心理。
1.隔幾天一條,連續發了幾次之后,會有種浮躁感。芝麻點大的事情,都要跟全天下的人說,生怕人家不知道一樣。內心覺得自己怎會如此輕浮,甚至擔心別人是否也會因此久就判斷我是個輕浮之人。
2.發個朋友圈還要糾結個半天,這樣發會不會太low,圖片怎么發好看。感覺不太真實~有些虛假
3.發了之后如果點贊的人少了會有些落寞,點贊的人多了還是會有些難以名狀的不舒服感。
4.還有些人日常生活中有互動,但隨著看你朋友圈發的次數多了,煩了,索性就屏蔽了你。從此你和這個人就失去了更深層次的互動機會。內心會有隱隱的擔心自身事業的發展。
二、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朋友圈擴增的范圍大到令人難以想象。從頂級boss到爸媽微商,每個人都能通過朋友圈看到你的動態。而且往往人們傾向于通過朋友圈判斷你是個怎樣的人,所以在這個圈活著太真誠也變得越發的危險。
2.能走心的人越來越少,生活圈變得越來越復雜。朋友圈已經變味失去了其原有的味道。在這個大圈子里你真實的做自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你不不知道,這個大圈子里是否有你的敵人,或者潛在的對手,你是否會在不經意間暴露了自己的弱點,給對方有利可趁。
三、如何處理和朋友圈的關系比較明智呢?
一種比較好的做法是像真子那樣把朋友圈戒了,專注于當下的生活,才能真正的趨于細膩的美好。在朋友圈太真實,人家不一定覺得你真誠,反而覺得你傻逼。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還是不愿干的。
另一種是明確自身的利益,利用朋友圈做好個人名片的。真正受益的人反而是帶著目的某種目的個人賬號或那些只利用朋友圈提升自己的。
不愿向生活妥協,那就從戒朋友圈做起吧!
發朋友圈有什么意思呢?看朋友圈又有什么意思呢?最終的目的要以盈利為主才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