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堅持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我們經常聽到這個說法。21天不算長,對于決心要做成一件事情的人來說,真是鼓舞人心。但堅持21天后,我們真的能養成做這件事情的習慣嗎?我們真的能堅持下去了嗎?我曾堅持跑步和學英語,持續做這兩件事情的天數遠遠超出了21天,達到過半年甚至更久,但遺憾的是,我還是會放棄。反反復復地經歷開始—放棄—開始這樣的循環之后,我的深切感悟是:僅憑堅持做到了21天,不足以產生繼續做下去的慣性。堅持做一件事情,有很多的攔路虎。想要做得長遠,還需要其它條件的支撐。? ? 一、什么因素會導致我們容易放棄 ? ? 時間。對于上班族,尤其是工作和家庭需要兼顧的人,想堅持做一件與工作和家務事無關的事情,時間是最難保證的。當你做一件事情需要費力地擠時間的時候,做事情的積極性就會打了折扣。? ? 條件便利度。如果沒有做事情的條件,或者條件太艱苦,就很容易放棄。我在找健身項目時,想打球,受制于找同伴比較困難,沒有伴無法進行,于是放棄。想利用中午時間去健身房鍛煉,快走,但是與午休沖突,鍛煉時長也不能保證,于是放棄。想練舞蹈,離上課的地方太遠,使本來就不多的時間更為緊張。這些不便利無形中增加了堅持的難度。? ? 回避困難和挑戰的天性。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大多數人都是愿意享受,不習慣改變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選擇的是一件不太容易做的事情,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專注力,克服重重苦難才能做好,我們勢必要花很多的精力與自己的天性對抗。? ? 拖延癥和惰性。這也是大多數人類的天性,其本質也是想要回避某些讓自己做起來不太舒服的事情,遲遲不愿開始做。? ? 娛樂設備的誘惑。微信、淘寶、新聞、視頻、網絡小說等等太多讓我們舍不得放下手機的事情,都強勢奪走了我們做那件需要做的事情的時間和意愿。以上是阻礙我羅列的攔路虎之不完全清單,這些攔路虎破壞力不可小覷。在我們稍有猶疑的時候,它們能分分鐘鐘把我們已經打卡堅持了很久的成績中斷掉。? ? 二、什么因素能支撐我們前行? ? 興趣。對于愛做的事情,我們樂在其中,只想趕快去做,做的時候只嫌時間不夠用,哪里需要動用毅力,也不需要給自己打雞血。所以找自己感興趣又有益的事情乃是最重要的。? ? 重要性。如果一件事情做好了能改變我們的命運,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能改變我們的心情,是你非常迫切想要得到的東西,那么克服一切困難得到那個東西的勇氣就會倍增。? ? 必要性。要做的事情是自己迫切需要的,比如堅持健身對于一個亞健康的人來說,就是非常必要的。當你感受到做這件事情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回報的時候,你就會排除千難萬險去做這件事。? ? 同伴支持。孤獨走路跟與人同行感覺是絕對不同的。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心得、面對困難、互相支持,困難就比較容易克服,也更愿意面對困難的挑戰。來自同伴的激勵和點贊也更容易讓自己被認可,獲得成就感。? ? 明確目標。樹立了明確的長期、中期、短期目標,更容易讓我們有前進的方向,也給予我們堅持去做的動力。每當達到一個短期目標,成就感也會進一步增強,從而激勵我們向下一個目標邁進。沒有目標地做事情,很容易失去壓力和動力,要么半途而廢,要么出工不出力,效果不佳。? ? 方法。只注重付出時間,而不講方法,可能收效甚微,也影響繼續做下去的決心。注重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向專家和身邊的人請教、交流,注重聯機學習,會事半功倍。付出少而收獲多,我們就更愿意做下去了。? ? 明白了哪些因素阻礙我們前進,哪些因素能夠激勵我們堅持下去,當我們下決心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盡可能避免那些阻礙因素,找到克服阻力的方法,盡可能創造出有利于堅持下去的條件,讓自己能夠走得更遠一點。? ? 還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萬一半途而廢了,不要責備自己,認為自己沒有毅力。要記住,不止你一個人是最沒有毅力最容易放棄的那個,無數的小伙伴都和你一樣,大家彼此彼此啊!放過自己,接納自己,然后重新出發就好了。每次重新開始的時候,告訴自己:重要的不是放棄了多少次,只要愿意重新開始,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