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讀剛吃完早飯,就聽說同事的媽媽走了。我愣了半天不知該說些什么,因為一時未反應過來的我實在不明白此處的“走”為何意。但腦海里還是不由自主地呈現出阿姨笑意盈盈的面容,耳朵還是聽見了“胃癌晚期”這個令人悚然的詞語,心里頓時升起一股濃黑的悲傷!
阿姨我只見過一次,時間是去年4月份的某一天。那天我和幾個同事自駕去四祖爬山,車子沿黃梅大道行進到黃梅大廈時邂逅了準備乘車前往黃梅五中的阿姨。恰巧順路,于是熟識阿姨的同事邀請她上車同行,阿姨欣然應允。上車后,阿姨笑著和大家打招呼,包括并不熟識的我,之后一路和大家拉家常——“你比結婚時胖了一些啊!”“你父母身體還可以哦!”“你女兒好乖巧啊!”“我身體還不錯!”……言語間滿滿的都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
大家就這么一路閑聊著,一直聊到五中,聊到阿姨下車。下車后,阿姨感激地連聲說“謝謝”,并笑意盈盈地目送我們離開!笑得那樣燦爛,那樣和善,猶如冬日的暖陽,以至于我們雖只有一面之緣,且時隔經年,但我一直對她印象深刻,且至今不忘!
閉上眼,阿姨慈善的笑容還在心里,阿姨親切的話語就在耳邊;睜開眼,阿姨真的永遠地走了,再也不會與我意外邂逅!“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更何況是生死之別!不熟識的我尚且如此悲傷,其至親至愛之人情又何堪?
然而更讓人悲哀的是,生命的悲劇每時每刻都在上演,既千古不變,又出其不意。周六回老家聽母親說嬸嬸剛剛被查出黃疸癌,且已至晚期,醫生說她活不過一個月。“半個月前她不還好好嗎?”我詫異至極!“是啊,幾天前發現她的臉黃得怕人,去醫院檢查,醫生就說是癌了!誰曉得呢?”母親嘆息的說道。我也跟著一聲長嘆。嬸嬸家五口人,三個孩子。伯伯和嬸嬸一直身體不好,為看病家里欠了不少債,因而幾個孩子都沒讀多少書。兩個女兒早早就嫁人了,一個兒子做裁縫,因為家里窮,三十歲了還未成家。兩年前伯伯已經因癌去世了,治病的錢尚未還清,不曾想如今嬸嬸又患癌了!
得知消息匆匆趕回的兒子在醫院放棄治療后又外出打工了,以便掙點錢給嬸嬸辦喪事。他下次回來的日子,估計就是嬸嬸的死期。從前一個人在外漂泊,好歹有個家,家里還有老娘,還有一口熱飯菜。可不久后,娘就不在了,家又在哪里?
嗚呼哀哉,生如夏花的阿姨走了,活如秋草的嬸嬸不久后也要走了!走得那么匆匆,那么決絕,那么不可挽留,只留下我們在原地傷悲!
惟愿她們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