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傷心因他人而起,傷的卻是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情緒的基因,只要輕易觸發了,那才是真的你。我們在某種制度的框架中小心翼翼的延伸自己的性情,努力的讓自己活著更貼近自己。不過我這個人,承認自己不夠努力。
我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懼癥,幾乎不主動與人互通了解,也許是性格原因,也許是父母影響,總之朋友很少,不知道認識了就算朋友還是通過某種比較正式的言語確認才是朋友。還有些固執,比如說知道好多人說的好多話都是說著玩的,不過是過了很久才從心里承認這個事實的。再比如人趨利避害的屬性,那種甘愿承受他人之不幸的人少的正常,大多數人能獨立承擔自己的不幸就不錯了。有多少人像表面上那樣僅僅能支撐起自己的身體。
往往得到愛最多的人卻是最不懂得愛別人的人,這樣的人得多可恨,無知懦弱又自私自大,不知感恩的活著。生活在他周圍的親人們一邊埋怨著,一邊縱容著。這才是有因有果。
生活沒有太多意外,如果什么時候被驚到了,說明之前認識的不夠透徹,什么人做什么事,這是定律。
風風雨雨從未停歇,不斷的洗刷淘汰,沒有偏頗。消極的時候幾乎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這種已知的感覺很不好,甚至是可怕的,難道我活著就是為了延續現在的狼狽?其實生活中存在選擇題是一件不錯的事,總比沒的選好,當你孱弱到不得不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茍且。
瘋癲的人和清醒的人各有各的不易,不要互相否定,因為彼此的世界交叉面太少太少。也許目前的我算是個比較清醒的人,如果我將來瘋癲了,說明只是用另一種方式適應這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