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我進入新公司剛好滿兩個月。
想到2個月前,我以普通員工的身份享受著經理的待遇進入公司。
這件事我曾經寫了一篇文章《通過這個方法,我實現了工資翻倍》,
現在,我面臨著轉正,也就是升職,短短2個月,我是如何做到的?
先來說一件工作中的小事。前段時間,我們籌備公司周年慶典。
在一個周日的早上,那時候估計你還在睡覺,公司微信群里,大boss@大家說嘉賓邀請函H5中間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要求相關人員盡快處理。
不巧,制作H5的人員反映正在外出,沒有辦法進行修改。
結果,這事大boss就點名要我修改……你可知道那時候我僅僅見過H5,哪里會解決H5操作環節中出現的問題。
為什么領導覺得我能處理這個問題呢?
是因為我在領導的心里留下了“能夠解決問題”的印象。
也就是說我成功打造了自身的職場壟斷力。
而我也很快就解決了問題,不斷擴大規模,以至于很多同事遇到問題都會找我咨詢。
甚至有的小伙伴連如何搭配衣服都來跟我討論。
02
古典老師的曾說過,生涯領域里一個很重要但經常被誤解的話題——你的工資由什么決定?
很多人會說——“提高能力,創造更高價值,收入自然就高了。”
錯。你的工資并不是由能力決定——而是由“職能價值”和“供求關系”共同決定的。
同樣兩座房子,質量相同,但因為一個在北京的五道口,一個在北六環,房價可能就差出10倍。因為五道口的房子參與了五道口商圈的價值鏈條,有人住在這里可以在附近賺取高薪收入,有人可以利用客流量做生意,有人可以享受附近的學區房。而在北六環的也許只有居住價值。
李嘉誠說:什么決定房價?地段!地段!地段!
因為房屋是使用品,所以它參與的價值鏈條共同決定了它的價格。所以同一個地段,質量越高的房子越貴。
同樣你在公司價值鏈條中創造的職能價值,決定了你的工資上限,你的職場壟斷力,決定了你的工資和上限之間的關系。
例如,金礦屬于高利潤行業,但是挖金礦的工人收入很低,因為他們可替代性很強。
同樣的道理,同一個咨詢師,給企業家做咨詢和給普通員工做咨詢,所需要的時間和技能都一樣,但是因為幫企業家做個正確決定,可能影響千萬的價值,而幫助員工做一個正確決策,也許只是影響他一個月的績效。所以兩者的咨詢費也完全不同。
03
那么怎樣才能練就自己的職場壟斷力?在《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一書中告訴了我們答案,這也是我所做的事情。
001 占領小領域
每個人的精力有限,要做到職場壟斷,就必須在領域內成為第一。因此,你應該選擇那些比較小的領域。寧可過小,也不能大,因為在一個小領域里成為第一更容易。
例如,我在工作中,認識到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總是出現問題,市場部舉辦一場活動,往往跟文案和設計吵的不可開交,耽誤工作進度。類似的事情時常發生。有一次大boss讓我在中間進行協調,同時根據市場部要求給文案和設計下工作單,這樣一來對于雙方來說都放松了警惕,開始回歸到工作上來,最終高質量超出預期的完成了工作。而我在這個工程中雖然是最忙的,但我很享受這個協調的過程。這樣我占領了一個小領域。
002 擴大規模
當你成功地占領一個領域,接下來就要逐步打入其他領域或者部門。
緊接上述的事例,慢慢通過這件事,我開始跟公司各個部門進行工作協調,解決各個部門遇到的問題,擴大了規模。
003 合作式壟斷
很多人工作能力很強,但是忽略了重要一點:與他人合作。用觸碰了他人利益的方式很難建立職場壟斷力,你的出色不應該以搶別人飯碗為代價。
上述事例中,在我不斷的跟各部門協調中,均是以合作為前提。例如,我除了擔任總助的工作,還承擔了部分文案策劃的工作。很多時候給另外一位文案策劃下工作單時,我會將自己寫好的相關文案順便發送給她,方便她更好地撰寫文案,更多的是合作而非競爭。
當你練就了職場壟斷力,你會發現,機會還是有很多的,快打起精神打磨自己吧。
參考書目:《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美] 彼得·蒂爾、布萊克·馬斯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