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28了,一個人在杭州打拼,節假日時相對于我們兩個月的暑假,也只是回來兩三天,就匆匆回去。
對于姐姐的工作,越是節假日,越不會放假,還要加班。
二號晚上去姨婆家吃飯,我認識的兩個堂哥,現在已經一個在醫院實習,一個在修轎車,學技術。
飯桌上聊到談婚論嫁的問題,舅舅說,高崎已經成年,應該找一個女朋友。說起姐姐,開口就是喝喜酒的事。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姐姐確實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有一個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已經是現在很多人心里一開始談戀愛的想法。
因為,我們擔心自己等不起。 自己還年輕。但是。
就因為自己年輕,所以就要早點找那個合適自己的人。
有些人,一但錯過,轉身后就是離別。有些人,就那么幾次屈指可數的相見,但就是一輩子都無法忘懷,明明知道那個人不屬于自己,已經成為人生的過客,心里也有意無意地在一個個不眠之夜,幻想著再有一次美麗的邂逅。
或者自己已經老大不小,接近三十,這個時候面對婚姻家長更是步步緊逼,過年時各種逼婚,過了三十,“剩女”更成為一種恥辱的標志。
聽到有人十七十八已經結婚,二十歲時身邊帶著兩個小孩,父母為你著急。你跟父母說要慢慢來,心里想好好打拼一陣。其實內心早已遭受驚濤駭浪,別人那么早結婚,我會不會太晚?
如果你二十歲就結婚,別人可能會吃驚地說,“這么早就結婚了啊,好吧,親愛的,別擔心,我們也早點結婚?!?/p>
早點結婚多好,父母有人養老,自己也不用在別人的眼光和話題中生活。男大當婚,你大當家,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不應該眼光更長遠一點?
可是,早點結婚,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嗎?
如果覺得太晚,你認為早點就能得到想要的穩定生活?收獲甜美的愛情?
在kindle上有一本推薦的書——<<三十歲前別結婚>>。副標題是一個精英獵頭寫給天下女性的高效規劃。
顧名思義,三十歲前,一個女人應該好好打拼,將重心提升在自我價值上。
三十歲真的合適自己嗎?
有人肯定會跟你說,別傻了。真的以為男朋友是從天上掉下的,不早點談,等到畢業,會立馬出現一個長相不錯,工資高而且穩定,家里有一套房子,有自己車子的金龜婿嗎?這是多少家長以前美好的夢想。卻是鏡中花,水中月。
所以要早點結婚,遇到對眼的,不管怎么樣,先相互了解唄。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們愛情開始講究門當戶對。
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故事,公主吻青蛙的故事很少在現實中看到。相反,幾套房子,幾輛車,每個月工資多少,成了愛情的籌碼。似乎數字越大,越能給人帶來所謂的安全和幸福。
三十歲前別結婚,可以說是對中國傳統思維的一種挑戰。
你在大城市打拼良久,好不容易事業起步,度過昏暗的轉職期,但總有人在你耳邊告訴你停下來,該找個對象,要好好在家相夫教子。
問起過一個女孩,問她想什么時候結婚,她說三十歲吧。
女孩很快解釋,要慢慢找合適自己的人,如果不喜歡,或者對自己不好,她象征性握了握拳,亮出兩排珍珠般的牙齒,裝出失戀的憤怒,,“我”就慢慢等。說完覺得還不夠表明她的決心,“大不了就孤獨終老,一輩子不嫁?!?/p>
我突然有一種莫名地震撼。
一個人,可以等另一個人一輩子嗎?
記得以前在小說中看到過一種叫信天翁的鳥,結婚不需要人類一樣宣誓,只需要跳一支舞,簡單而又不失莊重,那喻示著,它們一輩子,都只有一個伴侶。
一生,一輩子,一個誓言,一個伴侶。
一生,哪怕一只信天翁因為意外死去,另一只也就不會再找伴侶,會選擇孤獨一生。
反觀人類世界,還做不到這樣的圣潔與高尚,做不到生死相依,一生一世不離不棄這樣的偉大。
三十歲好像是一個底線,三十歲前努力打拼,積淀自己,相信那個時候遇到真正的愛情也不會晚。
之前我總認為,三十歲結婚已經很晚。
后來想想,覺得三十歲別結婚,是一種人生智慧與對自己能力的信任,還有骨子里的驕傲。
春風十里,總有人在那里與你相迎。
愿意等你的人,無論你是窮的要飯,他也愿意養你,還是在事業最昏暗的轉型期,或者是讀碩士研究生讀博士那幾年,他也愿意陪你。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在天涯。
癡情的人未必能跟你一生,但總會有人,念著你,想著你,等著你。慕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愛情,總會在不經意間柳暗花明。
王菲在<<傳奇>>唱到,“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從此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訴說多少人的內心難以明說的愛情故事。
親愛的,如果是你,我愿意用最好的青春韶華等你。不辜負,不錯過。
<<天龍八部>>中,阿紫問姐夫:“她有什么好?我哪里及不上她,你老是想著她,老是忘不了她?”
喬峰:“你樣樣都好,樣樣都比她強,你只有一個缺點,你不是她……”
你不是她,哪怕你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但就是無法代替。
明明你不是我喜歡的樣子,但就是喜歡你。
原來,愛情哪有什么等不起,等不起的人是過客,等得起的人才是真愛。
哪有什么晚不晚,只要是你,再晚都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