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自媒體人進入這行是出于興趣,但很快,他們中的大多數會發現:興趣并不足以支撐穩定、持續的運營,能否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才是決定自媒體發展命運的關鍵。所以,幾乎所有的自媒體人都在關注這個問題:自媒體到底有哪些盈利模式?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琛姐覺得很有必要先和大家聊聊:1.什么是自媒體?2.什么是盈利模式?因為據琛姐觀察,大部分自媒體人并沒有搞清楚這兩個基本概念,就心急如焚地想要賺錢了。
然后,琛姐將從利潤來源的角度,結合目前國內最大的自媒體平臺「微信公眾號」中的實例,談談自媒體的9 種主要盈利模式。
什么是自媒體?
專業解釋:2002 年年底,專欄作家Dan Gillnor首先提出了「We Media」(自媒體)概念。2003 年 7 月美國資深媒體人 S Bowman 和 C Willis 聯合發布了名為「We Media」的線上研究報告。報告指出「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
騰訊解釋:看看自媒體界的大哥騰訊是怎么給自家自媒體定義的:
通俗點說:自媒體就是草根媒體,人人皆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點對點媒體,都屬于自媒體。
什么是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企業通過創造價值而獲取利益的方式。
這個概念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創造價值。也就是說,一個成熟的盈利模式的前提一定是,你為用戶創造了價值,靠這個價值換取利益的方式,才能叫盈利模式,不然,就是「坑蒙拐騙」。
盈利模式構成要素有:
如果把利潤模式比喻成一輛車,那么,利潤對象、利潤點和利潤杠桿可以看成是這輛車的發動機,它們構成了企業的核心產品,為用戶提供了價值,保障了利潤的來源。利潤來源是汽車的輸油管,利潤屏障則保證汽車長久有效運行。
自媒體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根據利潤來源對自媒體盈利模式進行分類,付費對象可以是廣告主、用戶或者其它平臺,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盈利模式:
當付費對象是廣告主時,有 3 種主要的盈利模式:
1.流量分成
流量主是騰訊官方推出的一項廣告服務,近段時間來,門檻越來越低,目前,只要達到 5 千粉絲,即可申請開通,一般 7 天內會審核通過。
審核通過后,騰訊會根據你申請時選擇的行業類別為你分配相關廣告,廣告一般展示在圖文消息的頁面底部。
展示形式有下載、關注型:
圖文型:
為了提高廣告點擊率,流量主一般會在廣告下添加一條置頂評論,引導用戶點擊廣告。
據數據推算,目前騰訊給流量主的回饋大概在 0.2~0.3 元/點擊,對于粉絲量不多的號來說,一篇推文的流量主收入只有幾十元甚至更少,而且這種硬廣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用戶體驗,因此,不建議發展初期采用。
2.軟文廣告
軟文廣告在自媒體中非常流行,因為相對來說利潤空間更大,且不傷害用戶體驗,創意夠好的話還可以為品牌加分,「咪蒙」的軟文廣告的價格據她自己說是 68 萬/條,而且還得排 2 個月的隊!
不過,想要接到軟文廣告,前提是你的粉絲要足夠多,定位足夠精準,更重要的是,你得有創意,能夠不著痕跡地把軟文廣告植入文章中。
3.自媒體聯盟
因為接廣告的門檻較高,溝通過程較為復雜,促使不少「小而美」的自媒體開始抱團取暖,形成了自媒體聯盟。聯盟負責拉廣告,給所有的自媒體賬號分配廣告任務,聯盟與成員按照比例分成。
目前國內最大的新媒體聯盟是 2013 年成立的 WeMedia 自媒體聯盟,其它較有影響力的還有野馬聯盟、渾水聯盟,以及上海報業集團背景的界面聯盟。
加入自媒體聯盟的門檻也不低,例如,WeMedia 的入門標準是:微信個人好友超過 2000 人;微信公眾平臺粉絲達到 10w 以上。
當付費對象是用戶時,有 5 種主要的盈利模式:
4.電商
通過自媒體渠道做電商,有一個新潮的名字,叫「內容電商」,這種模式很容易讓人忘記價格,沖動消費,是打造爆款的好方法。「一條」、「邏輯思維」和「企鵝吃喝玩樂」都是自媒體中做「內容電商」的佼佼者。
目前,自媒體電商中大部分選擇「有贊」微商城提供技術支持,例如「企鵝吃喝玩樂」、「吳曉波頻道」等等:
「邏輯思維」最開始也是使用「有贊」微商城的標準商城模板,后來由于發展需要,「有贊」特意為其推出了大客戶定制版商城:
還有一小部分具備規模,有實力的自媒體,會選擇鏈接自己的獨立APP商城,比如「一條」:
不過,內容電商模式下發布的商品數量受到很大限制,而爆品的出現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同時,移動電商的技術支持成本也相對傳統電商高出許多,因此,總體來說,自媒體想要依靠電商變現,難度很大。
5.打賞
原創的個人類型訂閱號獲得原創保護功能之后,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拿到贊賞功能。微信官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使得自媒體上的原創作者獲得一定收益,保持創作激情。
雖然開通贊賞的門檻較低,但獲得用戶主動贊賞卻不是那么容易,從既有的用戶付費意愿調查分析來看,「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識和經驗」最被認可,有 63.3% 的人有意愿付費。換句話說,用戶更愿意為自己的「收獲感」買單。
不過,不管是娛樂類的自媒體(如:papi),還是干貨類的自媒體(如:李叫獸),質量越優秀,買單的人越多。所以,細分領域的頭部自媒體收獲的贊賞會相對更多,而其它自媒體想靠贊賞實現不錯的盈利,難度較大。
6.咨詢/講座
依靠內容在自媒體上聚集用戶,再通過為用戶提供咨詢、講座等服務,實現盈利的方式,也是目前自媒體行業較為成熟的盈利模式之一。李叫獸就曾談到,因為成功地運營自媒體,為自己帶來了大量咨詢業務,包括奇虎 360 等知名大公司。
靠講座盈利,最成功的當屬「邏輯思維」,2034 年的演講門票都拿出來拍賣了,還有誰?
不過,這種線下講座/演講的盈利方式,對普通自媒體人來說,門檻太高,可復制性較低。琛姐認為,線上講座的模式對大部分自媒體人來說更為靠譜。
目前比較成熟的線上講座平臺是「知乎 Live」,門檻相對線下低了很多,只要在知乎上有一定的積累,并能說明自己的專業優勢,申請成功率是比較大的。
而且,「知乎 Live」是知乎目前在大力宣傳的新欄目,流量非常大,大部分的主講人都能獲得百人以上的聽眾,按照最普遍的定價 9.99 元/人來算,一場 2 小時的 Live 可以為你帶來千元以上的收入,相對于前面提到的幾種盈利模式,知乎 Live 的性價比是很高的。
7.社群
當你的自媒體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忠實用戶,就可以考慮創建一個付費社群了。社群的定價一定要參考行業內其它社群,不能太高(吸引力低),也不能太低(顯得不專業),社群的定位要盡量做出差異化。
后期的運營是關鍵,一定要保質保量實現你最初承諾給付費用戶的服務,最好還能增加額外服務,給用戶意外驚喜,這樣有利于積累口碑,開展新活動。
8.付費閱讀
微信公眾號的付費閱讀模式尚在內測中,暫不支持申請,該模式究竟能否順利推進,還有待觀察,暫且不議。
當付費對象是其它平臺時,稿費是主要的盈利模式:
9.稿費
自媒體人可以主動聯系其它平臺,投稿獲得稿費(詳情參考琛姐的另一篇文章:有哪些可以投稿的微信公眾號?),也可以靠經營的自媒體所積累的影響力,吸引約稿,賺取稿費,例如把在知乎的回答版權設置成「允許付費轉載」。
自媒體盈利模式的發展現狀
從 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詢) 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出,流量分成、軟文廣告等廣告主付費模式是目前自媒體盈利的主要模式,其次依次為稿費、電商、打賞等。
以上分析的 9 種盈利模式,適用于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定位的自媒體,自媒體人在選擇盈利模式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發展現狀,選擇最合適的一種或幾種盈利模式。
最后,請牢記:無論采取哪種盈利模式,內容是基礎,只有在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利潤屏障,才可能形成成熟、穩定的盈利模式。
PS:琛姐是大學新媒體教師。每周三,分享一個“寫完了可以直接放進書里”的新媒體思考。
PPS:我已委托“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如需轉載,請聯系琛姐進行授權,抄襲必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