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1、5月4日公布的4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從一季度末的52.2降至51.5,為11個月以來最低。
2、5月4日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獲悉,2017年4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9.2%,比上月下降2.7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警戒線以上。
保險:
1、保監會發布指導意見落實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引導保險業充分發揮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5月4日,保監會發布了《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2016年,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2373萬億元,賠付1.05萬億元。截至2017年3月末,保險資金累計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基金、信托等形式,直接投資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養老社區、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累計金額超過4萬億元。
2、一季度保險業現“冰火兩重天”:原保險保費增三成 萬能險大降六成
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5866.02億元,同比增長32.45%。與此同時,曾在市場上廣受追捧的萬能險保費及占比卻在急速下滑,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減六成。在保險業回歸保障功能的大趨勢下,各家機構都在大力發展保障型產品,減少萬能險在整體業務中的占比,尤其是在4月份新規顯威之后,各家都上架了更多具有保障功能的產品。
3、上市險企一季報揭轉型之路:回歸保障本源
A股四大上市險企一季報日前披露完畢,期交保費快速增長、保障型產品占比提升等成為關鍵詞。在監管部門引導保險業回歸保障本源的背景下,保險公司優化產品和業務結構的腳步在加快。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7.1%和11.4%;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9%和7.9%,但與2016年全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2%和43%相比,降幅已明顯收窄。分析認為,保險業凈利潤改善得益于保險業務收入增加和投資收益提升。保險公司資產端和負債端均向好,業績開始步入上行周期。
4、人壽保險公司已落后于時代 急需開啟數字化業務
每個月有上百萬人在谷歌搜索人壽保險的相關條款。每個月人壽保險的十大運營商網站有幾百萬次訪問量。這意味著人們對在線人壽保險感興趣。但是在網絡上搜索,評估和購買保單仍然沒有想象中容易。70%以上的人喜歡在網絡上搜集人壽保險的相關信息,但低于33%的人最終在網絡上購買人壽保險。運營商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出改變:(1)客戶溝通的所有渠道現代化(2)渠道互聯,以供應全面的客戶體驗(3)通過分析廣泛且不斷擴大的數字化用戶數據來創建個性化產品。
5、保險行業:優惠政策全面鋪開 健康險市場再擴容
健康險稅收優惠政策全國推廣,將持續促進行業保費增長。2016年健康險保費收入合計約4042.5億元,同比高增42%。數據顯示,各家保險公司健康險及意外險占業務收入的比例在12.54%-20.9%。按照已有公開的納稅人數據進行線性預測,估計2016年全國納稅人數達到6500萬人。保守假設健康險參與度在10%-30%,則行業新增保費規模在156-468億元,占到16年健康險規模的3.8%-11.58%,將有力推動行業發展。
6、中國平安再添外腦:前花旗高管出任首席創新執行官
2017年5月4日,中國平安宣布,前花旗全球零售銀行總裁Jonathan Larsen(中文名:羅中恒)加盟平安,擔任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并任中國平安全球領航基金的董事長兼CEO。另外,屠德言因合同期滿不再擔任首席創新執行官一職。
7、信誠人壽“傳家”客戶服務全面升級
信誠人壽近日宣布,其“傳家”客戶增值服務全面升級。本次增值服務的全新升級,正是從高凈值人士財富保全、資產傳承、身心健康的全方位需求出發,整合了保險、信托、健康管理、法律、稅務等專業資源,著力為“傳家”客戶提供全面定制化、專業一體化服務,以此打造受高凈值人士信賴的保險服務品牌。
8、支付寶為全國一半以上共享單車上保險
從支付寶公布的數據來看,4天內送出數百萬單騎行保險,用支付寶每一次解鎖騎行都有一筆保險,那么這很可能成為繼退貨運費險后第二高頻率的險種,同樣,因為沒有歷史理賠數據和相關精算模型,風險也并不如一般保險產品容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