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有依賴性的。
依賴喜歡在乎的人,依賴這樣那樣的物品,依賴自己的所看所聽所想所悟。
我爸說他被比喻成了鬧鐘。我無法知道說他的那個人是怎么想的,不過倒是讓我思緒發散。
鬧鐘,在那個人覺得重要的時間提醒那個人。
床頭柜上的鬧鐘,手機里的鬧鐘,都比不上裝在你心里存在的,有著鬧鐘功能的人,或是有著人形態的鬧鐘。這兩點很容易混淆卻又很重要。這決定著,這個人對你來說,是重要的,還是只是需要的。他到底會存在于你的生命里,還是只存在你的生活中。
眾所周知,沒有人非要另一個人,即使這個人配得上你用“愛”這個高尚而脆弱的字眼。
多年以來,多年之后。你愛的只是你的爸爸媽媽,你愛的只是你的老婆孩子,不是張三李四,也不是王五趙六。某個瞬間,某段日子,你曾經歇斯底里不遺余力的想把某個身份賦予某個人。但你心里比誰都清楚,這個身份不一定就是這個人,對方只是第一,不是唯一。
大家都說過這樣那樣的甜蜜的話,因為好聽,所以都既不會拆穿,也不會計較它們謊言的身份。就像臺詞一樣,配合劇情發展需要。真真假假,戲才演得下去。
所以,戲里的人都說,我愛某某某。而現實里的人都說,我愛你,我愛我老婆。
那一天,柏拉圖和蘇格拉底說了一通。
愛情、婚姻、幸福;
麥穗、樹、花;
經歷、選擇、珍惜。
一開始各顯神通,你追我趕,只要一個人速度快或者耐力好,就追一起去了。
而接下來換項目了,兩人三足,磕磕絆絆。太多人在這里走累了走散了。其實很多東西都沒變,只是用錯了方法。最好的狀態,無非就是你知道我的頻率,我跟得上你的節奏。沒走散的,就懂得了,就奔幸福去了。當然,這不是戰場,也沒有什么絕境,兩個人暫時的痛苦,或許可以看成四個人將來的幸福。
如果你沒有足以震撼到自己的勇氣和信心,最好不要跟著感覺走,因為無論是半途而廢還是不得不廢,都是勞人累心的。我寫的東西總是比較灰黑,這本就是一種普遍存在而人們很少愿意看見的色彩。因為我一直相信,正面的東西,會讓人感覺好。而負面的東西,會讓人做得好。不是有句話么,“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
”別聽我怎么說,請看我怎么做。對于你所見所識的每個人,都應如此。
但是,每個扮演創可貼的人,都是表里不一,別有用心的,但不是不安好意。只是他們比較可悲加自卑,試圖把對方的受傷變成自己的機會,好以各種光輝形象趁虛而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沒成功的反而還好,而成功了的,不過是各種自以為是想多了的開始。
創可貼,說是應急遮傷用的。其實吧,就是個習慣性心理作用。雖然它既止不了痛,也治不了傷,但可以分散注意力。注意力一分散了,時間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不要鄙視那些在感情里智商變成零或負數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是很好的演員,只不過,有些劇本他們不接而已。人的妥協和改變,其實只是為了守護那不多的底線。
但如果,真和一個人一起過了。你還必須能做一個鬧鐘,又必須能做一張創可貼,在對方。因為,你將被信任,你將被依賴,你將被賦予更重的責任。
最后,你會獲得很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