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戀了,心情低落幾近崩潰。和朋友兩個人在朋友的酒吧買醉,嘴里罵著:“操!這婊子。”朋友無奈的看著我,自顧自地在說:“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旅行,而每天也是一場旅行,對每一個我們所遇見的人都應該心存感激。最好的時光總是在路上,總有一天,你會遇見那個你喜歡的自己,和她。”
對于這段話我是非常贊同的,兩個人上了同一條船也不僅僅只是兩顆彼此孤獨的靈魂相互取暖。而離開是為了更好的相遇,心在路上,哪里都是風景。想通了這一層,我拍案而起,舉起啤酒瓶喝了一大口,然后眼睛發亮,念道:哥們想出去走走!準備一路向西,去發現點啥。
為什么人一心情不好總想要出去走走?心理書上解釋說,因為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覺得室內比較壓抑,去到了外面的話,視野大,空間大。其實,我TM就想換個環境,換個心情啊!
打定了主意,但是去哪里呢?
要不去麗江吧,聽說那里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似乎很多人來這里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艷遇。不過,我對艷遇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說艷遇可以有很多種內涵,可艷遇美景,可艷遇美人,也可以艷遇心中向往的那種生活狀態,而我希望可以在那里艷遇另一個自己。
買了票,上了車,一切都異常的順利。一下車門,麻蛋走錯了!一輛綠皮火車“轟轟”的來到了云南的另外一座城市——大理。哈哈,對了,其實就是金庸先生的那部《天龍八部》,讓我第一次知道了大理,其實無關這個地方,而是關乎在這里“發生”的事兒,更準確一點,是關于“大理段氏”那些事兒。我覺得或許在這里,我也可以擁有一段美好的艷遇。
艷遇一:風花雪月
都說大理有四絕并稱“風花雪月”,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下關風是指位于埡口,每當到了風季時期狂風便會呼嘯著穿街掃巷,但是一出下關,就風平浪靜,不見稻浪;在上關,每年的十二月山茶花開放,每朵花有十二個花瓣,并且花是白色的,所以稱上關花。
蒼山山勢雄偉,山高,山頂的積雪是長年不化,銀裝素裹的蒼山在遠處看著更加的璀璨奪目,所以有蒼山雪的解釋;洱海與蒼山相望,在洱海游玩最好就是劃船,洱海清澈如鏡,每當到了有星星的夜晚,你會看見蒼山銀光閃爍,洱海波光粼粼的,這就是大理四景中的洱海月。
艷遇二:茶花之鄉
大理人愛花、賞花、論花。于是便有了“戶戶流水繞,家家有花香”的動人景象,就有了“大理茶花甲天下”的美談。茶花,吉祥之茶,大理名花。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間,在大理滿山遍野的茶花爭先開放,爭妍斗奇。大理無處不飛花,無人不道看花回。坐落在大理鎮七里橋觀音塘北旁的張家花園,園子不大,在這里滿滿當當的種了一萬多棵茶樹,上千個品種,比如說有王者風范的“恨天高”、最濃最艷的“童子面”。還有雍容華貴、連牡丹也不及的“朱砂紫袍”無不在這段時間里萬朵齊吞火。所以,到大理來看花,可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掩映在蒼山腳下的張家花園哦!
艷遇三:白族風情
白族,又稱白子、白尼、勒墨、那馬,他們熱情好客、尊老愛幼,喜歡在對別人稱謂前加個“阿”字表示親切和尊敬。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白族民居、姓氏文化照壁、婚喪嫁娶、民間傳統工藝,也有屬于自己的民族節日。在張家花園里,六方照壁是風花雪月寫就的白家照壁。在瑞接三坊院的外壁中心題書的“百忍家風”為家族姓氏名片,白族張姓的文稱;內壁中圓月般的大理石既是對祥瑞之光的概括又寄托著主人迎祥納福的心愿。整座照壁將白族照壁文化的重要內涵顯示無遺。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貫徹未來,數遍生命的公路牌”這是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里的一段話,用在我身上,我想說:我希望有那么一段時光,找到你,發現你,緣自會來,一切隨緣。正如這一次大理的“艷遇”,最好的時光總是在路上,趁著這將來的春意,背起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