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活了這么多年,你從書中汲取到營養了嗎?
朱熹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只有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才能從書中汲取到營養,才能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量。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會讀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介紹讀書技巧的,這本書會讓你大開眼界,發現一個不同尋常的世界,并且會在“會讀書”道路上越走越遠,一去不回頭。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由輕閱讀編寫組編著的。輕閱讀編寫組是由三位愛好文字的編輯組成的,他們致力于研究開發有趣有料的圖書作品。《如何閱讀一本書》是2017年1月份于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是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于1994年創辦的面向全國的中央級出版機構,這個出版社是民建對外宣傳的窗口和聯系社會的渠道。它設有總編室、發行部、出版部等部門,經營范圍是政治類圖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是向我們介紹閱讀的方法。即怎樣去閱讀一本書才能汲取書中的營養,讓書中的知識最大化被吸收消化,為我所用。這本書在介紹閱讀技巧時,共用了八個章節,每個章節之間都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首先介紹閱讀的基礎知識——“3W1H”的含義,引入正題。第二章分析了閱讀的層次,不同的閱讀層次應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第三章介紹速讀法,從生理上、心理上、記憶力等方面介紹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第四章介紹精讀法,詳細講述了識文、解義的閱讀過程。第五章介紹主題閱讀,相同主題的不同書籍進行歸類閱讀,方便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第六章介紹寫與讀的關系,詳細介紹論說性作品、抒情類作品、說明性作品的閱讀方法。第七章介紹閱讀的效用,淺析“杠桿閱讀術”和“RIA拆書閱讀法”。最后一章介紹“魚”與“漁”,即藏書不如讀書,把每一本書當做借來的,還介紹了三條閱讀之路。
《如何閱讀一本書》值得我們閱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關于書的本身。
1.《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封面顏色鮮艷、醒目,極易被讀者發現和記住。漫畫式的圖片可愛、有趣,成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第一眼就被這本書吸引了!為什么呢?
全書封面的底色是天藍色,“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幾個大字是用白色來寫,寫在書的最上面,與天藍色的封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封面的圖片是一頭鯨魚張著大嘴咬住一本淡黃色的書,鯨魚和藍色本就是一體,我們可以理解為這頭鯨魚在書的海洋里遨游,積極尋找屬于它的營養品。
為什么黃色代表營養品呢?我們回顧一下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我們鄉下孕婦生完孩子都是坐月子的,然后會有親戚朋友過來探望,他們來的時候都會帶上一板雞蛋,還不忘叮囑:多吃點雞蛋,雞蛋有營養!
因此,在這本書的封面上,我們可以把這本黃色的書籍當做“營養品”。
2.書的背面歸納、列舉了名人名言,便于讀者整理收集,在今后的寫作、生活中可以當做素材。
3.紙張的顏色偏淡黃,有助于減少光線對眼睛的傷害,減輕視覺疲勞。同時,紙張偏粗糙,這里指的粗糙不是質量不好,而是質量很好!為什么呢?因為稍微粗糙的紙張不僅可以吸收強烈的光線,保護視線,而且還便于翻頁,節省了時間,提高閱讀效率。
4.本書的頁碼為244頁,篇幅不長,結構清晰,詳略有當,便于讀者提取書中知識,整理大綱。
5.《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形狀不大,比A8紙還要小一點點,小巧輕便,便于讀者攜帶。
二、結構上,清晰明了,層次分明
想要了解一本書的結構,就一定先看書的目錄。書的目錄會告訴我們本書一共幾個章節,每個章節又有幾個小節,每個小節講什么。
結構上清晰明了的書籍,便于建立提綱,掌握主旨,理解和吸收書籍精華。
三、內容上,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想要了解一本書的的內容可以先看前言、后記,再是目錄。這個方法所用的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檢視閱讀。
書中首先介紹閱讀的基礎知識,然后是閱讀的層次,接著就是閱讀的方法,讀和寫的關系,閱讀的效用,最后介紹日常生活中與讀書相關的幾個現實問題。
首先,閱讀的基礎知識。
輕閱讀編寫組編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章節介紹了“3W1H”,即Why,What,Where,How。
Why就是為什么要閱讀。閱讀一本書肯定是帶有目的的,沒有母的的閱讀不叫閱讀。胡適說過“無目的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通常情況下,閱讀有三個目的,消遣、收集信息、進行判斷。所以,在閱讀一本書之前,要想清楚閱讀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消遣還是為了收集信息,或者為了進行判斷。
What就是讀什么書。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里,讀什么書就顯得很重要了。關于讀什么書,我們可以用《如何閱讀一本書》所介紹的主題閱讀法。主題閱讀法就是把一個主題的書集中在一段時間內閱讀。比如,閱讀類、寫作類、建筑類、心理學、哲學、理財類、經管類、理財類、歷史類等等。
Where就是閱讀場所。歐陽修曾說過:“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現代人讀書的地點已經沒有“馬上”了,但是有“車上”,“枕上”“廁上”。車上閱讀,人多吵鬧,效率低下。床上閱讀,太過舒服,容易睡著。廁上閱讀,細菌太多,不利健康。因此,在選擇閱讀的場所時要以閱讀效率為前提。
How就是如何閱讀,即閱讀的方法。《如何閱讀一本書》介紹了三種閱讀法,這三種閱讀法稍后詳細介紹。
其次,閱讀的層次。
閱讀是要分層次的,先初?步閱讀,再深入要閱讀。
美國學者、教育家艾德勒提出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基礎閱讀就是學生時代剛剛會識字那段時期的閱讀,檢視閱讀就是系統化閱讀,類似于學生時代的閱讀理解。分析閱讀就是完整的閱讀,可以更好的理解書中的內容。主題閱讀就是把一個主題的書集中起來閱讀,這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
我國近代著名學者鄒韜奮提出了三個“分層次閱讀”,分別是泛讀、略讀、精讀。其中泛讀和略讀大致對應艾德勒的“檢視閱讀”,精讀對應“分析閱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寫過讀書的三種境界。第一重境界借用晏殊之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重境界借用柳永之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借用辛棄疾之詞“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三,閱讀的方法。
閱讀是不僅帶有目的,還有講究方法。這里所說的閱讀方法,暫時不包括以消遣為目的的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講了三種閱讀方法,速讀法、精讀法和主題閱讀法。
1.速讀法
速讀法就是快速閱讀的方法,我們在閱讀時只有提高閱讀的速度才能提高閱讀的效率。速度要注意光線、姿勢、視覺寬度,不要回讀,不要讀出聲,還要快速翻頁。
2.精讀法
精讀的時候要明白書中講什么,作者要表達什么觀點,如何用自己的話來復述書中的內容,如何評論這本書的觀點和價值。
3.主題閱讀法
主題閱讀是最復雜、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這個閱讀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學到書中的精華,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
《如何閱讀一本書》在內容上先講基礎知識,再講閱讀方法,最后介紹與讀書相關的現實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符合我們的認知水平。
四、主旨上,貼近生活,實用性強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大多舉我國古人為例,結合現代人的閱讀問題來介紹閱讀方法,語言通俗易懂,貼切生活,實用性很強,是一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工具書,值得我們花費心思研究。
達爾文說:“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有自學中得來的。”一個人的自學能力就是閱讀能力,只有學會閱讀,才能從中書中汲取到營養,才能補給精神上的不足和生活中的缺失。
因此,你會閱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