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農村人,但是我卻從未真正的在鄉下定居過。從小,爸媽為了我受到更好的教育,全家都搬到了城里去住。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他們大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都在城里住的。而我的外公外婆都是住在鄉下的。
可能是因為遺傳性的不善于表達感情,我對他們也并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每個假期就十分盼望回老家去看望他們。但我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媽媽讓我做什么我是不會頂撞的。所以每個假期我也是會回去看望我的外公外婆的,但是卻沒有別的孩子那樣那么粘外公外婆,也沒有很想他們的感覺,只是覺著我陪媽媽來而已。
姥姥每次語重心長的和我說一些話的時候我只是說知道了知道了,覺得她煩。姥爺每次的默不作聲,只是用他的行動來表現他對我回來的歡喜。比如冬天知道我們回來,會提前把紅薯烤在火爐里,精挑細選出我最喜歡的“金紅薯”拿給我吃。夏天知道我回來要住幾天,爬上爬下給我掛屋里空缺了很久的窗簾。
我高三的時候,在校外租房住,媽媽沒時間的時候,姥姥姥爺來陪我。姥爺看得出的挑食,就騎自行車去給我買酥餅。當時的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姥爺去給我特地買的,而且我也不知道他為了趕在我回來之前買又不能買太早防止餅子冷掉影響口感,掐著時間買的。高三壓力大,自己本來就一團糟哪想這么多,就直接說不吃沒胃口。
我一直想不太明白為什么姥爺總是讓我吃吃吃,不管我吃的多還是少,他都會在我吃完的時候說,再吃點這個,再吃點那個的。后來姥姥和我說,以前姥爺上學的時候,沒有飯吃,他的大腦充斥著饑餓,根本沒有心思學習,所以他為了我能更好的學習,總是問我,再吃點這個吧?
現如今我已經上大學了,離家將近兩千公里,坐火車需要27個小時,放7天假我都嫌浪費時間不想回家。來學校之后也沒有給姥姥姥爺打過電話也沒有聊過天,有時候很想他們,又覺得打電話給他們很害羞不知道聊點兒什么。
以前和老奶奶許諾,說以后賺大錢了帶她出去玩兒,帶她看最好看的風景,給她吃好吃的。
我以為她會陪我很久很久
可是她就這樣慢慢的淡出了我的世界
從一開始無法接受天天以淚洗面到后來隔個三四天就難過再到現在似乎感覺自己很久沒有想起過她
剛剛寫不下去了迫不及待的給姥姥打了電話,問了問身體怎么樣,總覺得他們沒有老,還是我想象中的那個模樣
我要早一點強大起來
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