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的人生策略,用兩條腿走路

第二條腿

最近看了吳軍老師的《硅谷來信》看到了一個概念,第二條腿,暗處的技能。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我們都是兩條腿走路的啊,怎么還需要你告訴我用兩條腿走路,難道你不是多此一舉么?但是你的人生路真的是靠兩條腿走出來的么?可能你只是用一條腿蹦著走過了人生的前二十年,三十年。

高中的時候我參加過藝考,藝考是一個相當苦逼的考試。為了準備考試很多人早上六點起床畫畫,晚上十二點才入睡。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其實就繪畫來說,很多人學習的年限相同,畫出來的張數相同,基本上他們的水平都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差別,這就是人生的第一條腿,我們可以看到的知識儲備等。但是很多人卻沒有第二條腿,例如好的心理等。經常會有老師說某某的藝術天賦非常好,但是心理有問題,到了關鍵的時候總是調整不到最佳的狀態。

只有實力、只注重提高成績的考生只能算是好的業余畫家,對于職業的畫家來說,雖然大家看到的結果都是用成績或者作品的價值來表現的,但是在繪畫中,他們往往需要培養很多外人不注意的技能。

我們知道,人只有兩條腿才能走路,才能走得穩,走得遠。如果只有一條腿,不僅蹦的慢,而且容易摔跤。業余人士,即便水平再高,也缺乏第二條腿,而他們的誤區在于,只訓練自己的第一條腿,不知道還需要第二條。

職場選擇

那些外人看得到的,用來評價的指標,只是覆蓋了對專業人士一半的能力考量,我權且稱之為第一條腿吧,而很多相關的,不能用來直接考量專業人士水平的能力,則是他們所必備的第二條腿。

世界上很多職業都是如此,一些職業看似是一個人工作,比如老師,只要專業精通就可以了,其實不然。

因為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我們上課學習中西方文學史,漢語語法等,這些東西都是專業的知識可以讓我們有更深厚的涵養,但是如果我們去做一個老師了解這些是完全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還有什么基層管理,組織學生的課外活動,組織班會等等。這些事情如果做不好,在學術界和社會上就沒有影響力。所以老師分為兩類,一種不僅有學術造詣以,還有社會地位,講話有人聽。而另一種只是能夠勉強的完成教學科研的任務。中國有句古語“能者多勞”,國外也有“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作為當今時代的大學生很多只關注自己專業學了什么內容,很少去關注社會,關注其他領域,但是真正可以顛覆這個行業的技術都是從其他領域轉型過來的。我最佩服的一個人就是億隆馬斯克,他做汽車,做火箭,明明不相干的事情都被他做成了。

在學校里,作為老師教授更多地是關心第一條腿的長度,而最后的成功,是靠兩條腿的平衡。第一條腿在明處,大家都能看見,而第二條腿的重要性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它是在暗處,它的長度并不容易衡量。

你的第二條腿補足了么?

? END ?

圖片授權基于:VRF協議

CCO協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