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報告,談何優秀
2016年12月14日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的很多東西大多數都是關于大學,人生感悟什么,很少把我工作的一些具體東西分享到大學生的一些圈子里面去。今天我也不想去找你先,太多過于讓人深刻的道理。
就講一講我自己的問題,也是我出來到社會,我一直在解決的問題。因為我發現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我存在,很多人都存在,也許你可能還在大學,還沒有步入社會,但是我覺得這些思維啊,可以使用到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以及讓你更早的去了解社會的規則到底是怎么樣的。
在職場上除了能力和業務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就是溝通和傳達。上對領導下的員工,那對投資者對顧客,溝通使我們企業里面思想傳遞信息交換產品流通以及金錢流動的基礎。
而作為對領導溝通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做報告,說我們每一個職場工作人員會遇到的一個環節。一個思路清晰,數據詳盡,重點突出可視化的報告,更能體現出你工作能力的可信度和專業度。所以從我們職業發展的效果去考慮,報告是一項非常重要能力做事是立足之本,報告做事生存之道。
而這一項能力基本上是在大部分人進入社會之前所嚴重忽視的。所以縱觀所有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一定會花很長一段時間去熟悉這樣一個流程和規范。
我們在大學里可能更多的是注重自己各方面技能學歷和知識水平的不斷加深。有些人可能喜歡去參加交際活動,喜歡去做銷售去做兼職,這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們社交這一塊的能力。但真正在大學里讓我們能夠可視化匯報工作的訓練真的很少。
當然,大學也不乏擁有這樣的人才,那肯定跟人家之前的經歷和學習的一些東西有關。
老實的員工不一定是一個好員工。最近一個朋友向我訴苦說,最近工作讓他有點煩心。跟他的交流中我大概聽出了一些名堂。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非常踏實,會做事的人,事實上他在工作也是這樣的,他跟我說老板布置給他任務他都會認真去你真去做,也正是因為他這樣一個態度,老板嘗試的給她一些小項目讓他去做。然后他帶著團隊三個人做一個小組一起去執行這項工作。
然后每周報表的時候要匯報一下相關的工作及一些參數據。最近老板問了他幾次關于這個項目的一些進展情況。結果老板說好像沒有看到系統的分析報告,到底有沒有在做測試。
我這個朋友就覺得很委屈啦,他覺得自己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也非常認真的在干,但是沒有得到認可,就覺得很委屈。
嗯,就這個事情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1、老板交給他的事情他基本都會認真去做,而且執行的效果一般都不錯。2、有按照公司的流程去跟老板去匯報和溝通。3、對待工做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怨言,屬于任勞任怨型的。這按照我們來講是屬于聽話,而是心靈強的老師,員工基本上是屬于老板喜歡的員工類型之一。
但這里的問題也是出現在“老實”上面,任勞任怨,只會做不會叫。
所以怎么講呢,我朋友所做的在老板看來,只不過是“基本工作”就算做的再不錯,那也是應該做的。
所以老板想看到的是成果,看到效果,看到可視化的數據。
所以你應該懂了吧?報告不是把你有的工作數據和成果,今天把它堆積在一個周報表里面。報告之前的溝通也非常的重要。所以說,該老實的時候老實,該叫的時候一定要叫。
結果并不等于成果
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人給老板匯報的僅僅只是結果,而不是成果。有些人甚至結果都沒有,只是個過程而已。
首先我們來講我們匯報和溝通,如果講的是過程,這首先就是態度和方法上出現了問題,我們不去否定過程的重要性,但是領導想看到的一定是成果或者是結果。
我見過很多人在匯報工作的時候,花大量的篇幅去講述自己工作的過程以及其他的一些細節。其實這真的完全沒有必要。尤其當出現很多人一起匯報工作的時候,領導他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要處理的一些相關東西很多,假設你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突出你的成果,凡在大量的時間去苗飛你去達到這個結果的過程,領導其實是不想看到的。
主要這里講的不是我們開會或者商討一些具體的公司發展的事情,而是讓我們做匯報和報告的事。
然后結果和成果的問題,則我們應該自己用能力去證明自己的用方式。結果并不等于成果。我們去做一件事,沒有做成失敗了,這是結果。但是卻不一定有成果。
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領導讓小王去買一本書。小王到第一家書店發現書店沒有這本書了,賣完了。然后又跑到第二家書店,書店的老板說已經去進了,小王只有跑的第三章書店,書店老板又說我們這里根本就不賣這本書。眼看著天快黑了,小王呢也只好回去,然后告訴老板說:今天我跑了三家店,累死了……。
領導讓小王去買書,小王去了,沒有買到這是結果。而只有買到書才是成果,所以說小王這是沒有成果的。領導要的是成果,而不是結果。
很多人說沒有功也有苦勞吧。其實苦勞并不值錢,苦勞是一個企業的負擔,老板并不愿意看到他。我們去做一件事,做了這是任務型思維,只有做好做到位,這才是結果思維。所以我們在跟老板溝通和匯報的時候一定要以成果思維為導向。
匯報工作,一定是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慮。千萬不要想當然,就像我前面講的我那個朋友。他說他數據和那些過程分析完全可以在周報表一一的列出給他老板看嘛。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把這個周報表列得很完美,很詳細,甚至是無懈可擊,這樣就真的是老板想要的嗎?
那其實你就錯了,周報表因為列的東西太多了,你怎么能夠突出你的主次重點,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這樣的話,你的周報表就嚴重超過了三頁。也許你會覺得這樣匯報的詳細一點,以后也有罪受的,數據方便查找。其實這就是我們站在自我角度出發的一個思維,自己本能的認為這樣很好。
你想想和作為老板每天要聽很多人的報告,如果是集團老板的每天處理的信息就更多了,肯定不是每封郵件都是從頭閱讀到尾的。
一般老板通過標題和發件人就會篩掉相當一部分的郵件報告。包括我們很多現在在微信群的或者其他的一些打卡軟件里面進行工作匯報。老板基本上對于每一個工作匯報時間不會超過30秒。
所以郵件,確實會讓我們方便高效,但它在有些場合并不適用。
所以不管再忙,也要爭取跟老板面對面交流的時間把重點項目梳理當面報告。因為老板不是項目的直接參與者,其中很多內容是無法通過郵件去解讀的只有面對面溝通,你才知道老板的關注點在哪里。否則你只是給老板一個大大的郵件報告,反而不會讓老板關注到你。
所以說,知道老板想要的是什么,永遠比自己想著去做什么更重要。有些人可能覺得我講這個東西有點不太現實,有一點不太靠譜。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只要你能夠進入一下是成熟點公司,只要你想去突破自己獲得晉身你一定要經歷這些東西。
再者,畢竟郵件只是冷冰冰的字符。而有些人喜歡通過事無巨細抄送老板的方式,來提醒老板自己在做事,這反而是下策,而且你要相信,感情是溝通出來的。
一是老板可能會覺得你怎么都沒有處理篩選這些小事的能力,
二是以后細枝末節的郵件多了,反而會容易忽略你真正希望他重視的郵件。畢竟在公司里,老板看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做的結果。
同樣一件事情,匯報不匯報,怎么匯報,效果差了千百倍。
做報告和做事同樣重要。
四妹這一段時間也是陷于這些困混當中,所以這一段時間都在向這方面有經驗請教也閱讀了一些資料和案例,正好手頭有老板分享出來給大家學習的他的一個案有以下幾個點:
1、一個專業項目只有兩頁PPT
2、清晰明了,項目的目的,預期,可能帶來的效果
3、然后是測試手段,control?group和實驗組
4、最后是根據數據解讀的三個重點結論
5、第二頁是關于數據的具體報表和其他細節報表補充
6、最后一頁還有關于這次項目中可學習借鑒之處以及未來建議
你看,這就是報告和溝通做得好的功勞。且不說他的結論是不是有一些邏輯上的牽強,但是思路清晰,數據詳盡,重點突出,可視化強,使報告的可信度和專業度都高了很多。
且老板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你的思路,這報告做得確實好啊,不管他其他方面能力如何,這樣的溝通匯報的能力,確實是很強悍的。
最重要的是,他做的是一個針對性的重點報告,而且還爭取了面對面匯報的時間,這樣老板想不留下深刻印象也難。
最后我自己記錄的一些要點。
1、匯報對象:寫報告前根據對方的關注點調整報告側重點
2、單獨報告:重大項目要獨立郵件匯報,除非你不想老板注意這個項目
3、簡明扼要:理論上超過三頁的報告,關注力都會減弱,如果特別重要,單獨召集專門會議深度解讀。每頁報告都有主題,匯報要點最好也不要超過三條。盡量用圖標,圖片代替文字說話
4、面對面匯報:當面報告必不可少,但要注意時間,場合和老板的心情
5、匯報頻次:這里有個度的問題,太過頻繁老板厭煩,所以盡量把同類型項目放在一個框架下匯報
6、深入淺出:要記住,就算是老板,也不一定對每個專業詞匯了如指掌,不要太過炫技或想當然,盡量使用簡單直白語言,不要啰啰嗦嗦。
7、講故事:這個是個錦上添花的技巧,在匯報時,最好能以故事或情景的形式切入,一方面是能引起關注,另外也更容易聽眾代入場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如你一般清楚每個細節
要想在職場上走得長遠,做事和作報告都是不可或缺的。
做事是立足之本,報告是生存之道
?我是四妹,一個奮斗中的創業者,有溫度,有態度,期待與你相遇QQ310904771